12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动态》选编10篇司法建议面向全国各级法院推送借鉴,其中乾县人民法院包亚洲法官撰写的《关于保护乾陵等历史文化遗产综合治理的司法建议书》入选。
乾县境内的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蕴含极大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乾县人民法院积极贯彻“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认真总结审理盗掘古墓葬、古文化遗迹等案件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向乾陵所在地的有关职能部门提出树立系统保护理念、建立源头性预防机制、加强协同治理与宣传引导等司法建议,致力于力促防患于未然,共促协同共治,筑牢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法治屏障。制发司法建议后,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时回复,提出坚持因地制宜保护原则、建立“三巡”、“三查”群防群治机制、建立完善联动机制,各方合力推进文物和旅游开发融合,真正让文物活起来,实现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使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文化遗产保护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今后,乾县人民法院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守护中华民族精神标识为己任,恪尽职守、能动履职,以协同推进、多元共治的法治理念,筑牢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司法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