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全省法院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推进会(关中、陕南片区)在泾阳召开
作者:泾阳融媒  发布时间:2024-07-19 18:59:18 打印 字号: | |

7月18日上午,全省法院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推进会(关中、陕南片区)在泾阳召开。

省高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康天军出席会议并讲话,咸阳中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永强主持会议,省高院二级巡视员孙欣出席,县委书记、县长郝瑞耀致辞。省高院司法技术室主任苏靖,咸阳中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刘仲屹,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贾晓妮,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高山出席。关中、陕南片区88家中院、基层法院和西铁中院两级法院分管领导,立案庭、审管办和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康天军指出


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是全流程网上办案的基础性工作,对法院数字化、智能化建设起到决定性、全局性的作用。各中级法院要提高认识高位谋划,认真履行管理职责,切实加强对基层法院的检查、督促和指导,总结和推广基层好的工作经验。


康天军强调


各级法院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工作重要性认识,“一把手”亲自抓、促、查,层层压实责任,形成工作合力。要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干警对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工作的认知,大力宣传电子卷宗在提高办案质效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引导干警积极主动使用电子卷宗。要健全管理机制,及时研究问题症结,创新工作方法,推动深度应用,确保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工作持续有效推进。要加强技术与管理的双重保障,严格管理卷宗流转环节,加强全员操作培训,共同推动电子卷宗的深度应用,为法院数字化、智能化建设贡献力量。


李永强要求


要加强研究谋划,尽快制定具体落实措施,推动目标任务项目化、责任化、具体化,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推进落实。要抓实工作任务,认真贯彻《陕西法院2024年信息化应用评估考核实施办法》,紧盯25项评估指标,充分发挥“指挥棒”作用,加大应用推广力度,推动实现审判执行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要强化组织领导,围绕“实用、好用、管用、想用”目标,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严格落实信息化工作各项要求,统筹强化培训和宣传工作,加大先进典型表彰力度,以强有力的举措不断深化应用,凝心聚力推动数字法院建设高质量发展。


郝瑞耀表示


泾阳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主动学思想、抓落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不断提升司法工作水平。主动学经验、促提升,进一步加强与兄弟县市区学习交流,在互学互鉴、互促互进中提升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水平。主动抓改革、惠民生,扎实落实全省、全市法院信息化建设工作部署,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提升审判执行工作质效和司法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会上,高山介绍了泾阳数字法院建设、电子卷宗工作开展情况与会人员观看了泾阳法院电子卷宗随案生成及深度应用情况专题片;西安中院、宝鸡中院、咸阳中院、渭南中院、汉中中院、安康中院、商洛中院、西铁中院8家中院负责人分别作了表态发言。



会前,与会人员参观了泾阳县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和泾阳临空科创园。




近年来,泾阳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省市法院工作部署,抓改革、提质效、优服务,以高质量司法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力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紧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提升群众司法获得感,2023年审执结案件8677件、结案率达95.55%,减缓免诉讼费20.2万元、落实司法救助25万元。积极创新司法保护机制,成立秦创原法治工作站、环境资源审判巡回法庭、郑国渠首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推动“法律服务链”与“产业发展链”“环境保护链”有机结合,以劳务代偿推动生态修复的做法被《人民日报》刊登介绍。加快推动司法服务数字赋能,全力打造智慧法院,探索“线上+线下”智慧管理、智慧执行、智慧诉讼新体系,网上立案率连续两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电子卷宗随案生成率等多项指标居全省前列,被省高院评为陕西法院信息化先进集体。



 
来源:咸阳中院
责任编辑:窦文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