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司法公开,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审判”与“指导”有机融合,促进司法审判工作不断提质增效。2024年4月7日,乾县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一起非法占用农用地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乾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樊国强担任审判长,乾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耿启龙出庭支持公诉。
基本案情:2023年4月至6月,刘某等三人在未取得相关部门审批的手续情况下,在乾县城关街道亓父村高铁站站前广场北侧一处农用地取土予以售卖,致使该处农用地26.8亩被毁坏。经鉴定乾县城关街道办事处亓父村取土大坑勘测面积为28.2亩,一般农田面积为26.8亩。
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及部分村民代表应邀旁听该案件的审理。庭审中,审判长现场普法,开展“庭审明法”,让庭审成为生动、直观的普法课堂。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四条 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
前款所称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
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
第九条 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第三十七条 非农业建设必须节约使用土地,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
禁止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等。
禁止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
第四十三条 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土地破坏,用地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复垦;没有条件复垦或者复垦不符合要求的,应当缴纳土地复垦费,专项用于土地复垦。复垦的土地应当优先用于农业。
第七十五条 违反本法规定,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等,破坏种植条件的,或者因开发土地造成土地荒漠化、盐渍化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等按照职责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治理,可以并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六条 违反本法规定,拒不履行土地复垦义务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缴纳复垦费,专项用于土地复垦,可以处以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四十二条 【非法占用农用地罪】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改变被占用土地用途,数量较大,造成耕地、林地等农用地大量毁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对法院自觉接受监督、以公开促公正的做法给予肯定。纷纷表示:通过庭审现场普法,既增强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也对相关法律法规有了更深的理解,法律红线不可触碰,任何人的行为都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实施。
我们要谨记“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近年来非法占用农地,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的行为造成土地资源被非法占用和破坏,严重侵害农民权益和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耕地对于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保护耕地就是保障粮食安全,每个人都应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切勿心存侥幸,触碰生态红线,逾越法律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