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给好友解决实际困难,将钱借给对方,后经催要对方推脱不还,导致双方矛盾加深,友情不再。2024年3月27日,乾县法院梁村法庭顺利调解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使两个因钱反目的昔日好友冰释前嫌。

张某与王某多年前开始一直在一块打工,建立了很好的朋友关系,双方之间平时经常联系,相互帮忙。2022年年底临近过年,因工地老板未支付工资,王某无钱回家过年,便向张某借款,张某出于信任和友情,通过微信付款方式向被告支付借款20000元。之后张某也一直未向王某催要。2023年5月份,张某得知工地老板已将工资支付给王某,便向王某催要借款,但王某一直以各种理由推脱不还,导致双方关系恶化。张某起诉后,承办法官开始与二人沟通时,双方对立情绪较大,态度生硬。后经法官多次与双方沟通,释法明理,晓之以情,终于使双方放下成见,私下达成和解,双方均同意分期偿还所欠借款,该案得以圆满解决。
法官寄语
目前,大多数个人之间的民间借贷案件,都是基于亲戚、朋友、同学等关系较密人群之间的纠纷,其中出借方经济宽裕,借款方各方面较为困难。出借方一般是出于人情和信任,本着帮忙解困的态度借钱给对方。作为借款方,不应辜负这一份情义,以诚信履行还款义务,而不能让这一种有困相帮的美好蒙上阴影,既伤害了双方的感情,又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