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旬邑法院:坚守法治信仰 勇于担当作为
作者:旬邑法院  发布时间:2024-03-27 20:59:20 打印 字号: | |



姚二朋,在周围同事的眼中,他是单位里默默奋斗的老黄牛,从2015年进入旬邑法院工作以来,他一直坚守在工作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精耕细作,忠诚履职。他曾经说过:“选择步入法院,就是不想辜负心中的信仰,不想辜负对公平正义的渴望。”所以他一直不断地督促自己:加把劲儿,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直到2022年他光荣地成为一名民事法官。

他深知,作为一名民事法官,民事案件以繁琐、易于争吵著称,然而案件的处理结果又影响着当事人的切身利益。作为身处“漩涡”,主导纠纷化解的法官则需在繁杂中抽丝剥茧、理清矛盾,寻找最佳的纠纷解决方案。因而,他时而端坐于审判台聆听双方当事人发言,时而释法析理舌战群儒,时而安抚当事人情绪,时而东奔西走于街头巷尾,时而奋笔疾书写文书,一幅幅画面展示着他的执着与专注,也深刻展现了他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对法治信仰的坚守。

他深知,作为一名民事法官,自己多麻烦些,尽可能为群众减少烦恼。他在处理一起农民工在工地干活后讨要工钱的案子时,这位农民工仅知道包工头的信息,而该包工头仅跟上级张某对接,而张某对劳务公司信息闪烁其词。这位农民工起诉后经引导进行财产保全却发现该包工头无财产可供保全,这意味着直接判决虽然便捷,但农民工仍无法拿到血汗钱。在对全案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转变审理程序,为办案争取更多时间,通过多次走访及上网查询,查明案涉项目总包、分包及中间劳务公司信息,并追加其为被告。鉴于众被告方均在外地,持续与各方电话沟通,释法析理,了解各方顾虑,在法律框架内消除各方疑虑,最终各方达成一致,由劳务公司代包工头支付了该笔劳务费。这位农民工激动地说:“能这么快拿到钱,出乎我的意料!”这句话让他特别欣慰。

他深知,作为一名民事法官,做好双方沟通,达成互谅互让是他的梦想。大部分当事人陷入纠纷迫不得已,又因各种原因,在纠纷中焦虑、彷徨,直到案件判决或调解。在他处理的众多案件中,当属离婚案件最多,最难。他明白家庭和谐稳定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民族繁荣的基石,然而每一起离婚纠纷的当事人都是从相互爱慕到对簿公堂,在案件的处理上,他坚持“如我在诉”理念,设身处地从男女双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把案结事了、政通人和理念融入审判工作之中,从常情常理出发,积极主动开展调解工作,耐心倾听,温情调解,努力消除彼此间的误会,争取达成共识,有效促进了社会和谐。

风雨如磐,大浪淘沙,选择信仰很难,但坚守信仰更难。在旬邑法院的这些年,姚二朋同志凭着“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心,凭着“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毅力,凭着“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勇气,在院领导班子的关怀下,从门外汉成长为员额法官,从普通干警成长为人人尊敬的“老大哥”。他在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用汗水浇灌希望,用热情点燃心中的那盏信仰的明灯,这盏灯,闪烁着希望的光芒,能够让他不断汲取奋进力量,勇于担当作为,为旬邑法治事业迈上新台阶作出新的贡献。



 
来源:旬邑法院
责任编辑:窦文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