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小案子”讲述“大道理”——三原法院独李人民法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判决
作者:三原法院 张 维  发布时间:2024-03-23 08:16:55 打印 字号: | |

“每一起案件就是一个引领社会风尚的指向标,每一场庭审就是一堂法治课堂,每一份审判就是一张法治宣传单”。


三原法院独李人民法庭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这一永恒主题,通过“小案子”讲述“大道理”,用更有力量、更有温度的司法裁判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新要求、新期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进判决书,积极进行普法宣传。通过在判决书中引用和解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独李人民法庭向当事人和社会公众传递法律的价值取向和社会期望,从而促进对法律的理解和遵守。

独李人民法庭在审理原告某环保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诉被告某建筑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认定原告将货物运至被告处,被告确认收到货物,故原告与被告之间形成合法有效的买卖合同法律关系。原告已经履行了交付货物的义务,被告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原告货款,但被告却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货款,实属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原告主张按照LPR的1.5倍要求被告承担利息并不违反法律规定,本院依法予以支持。企业法人在从事民事活动中应当遵守诚信原则,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素和道德基础,该原则注重信守承诺、诚恳待人。被告作为民营企业是社会经济建设的一部分,更应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在从事经济活动中更应当践行诚信价值观。

最终法院判决: 被告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于本判决书生效后十日内支付原告陕西某建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货款22548.2元、利息15191元和从2024年1月4日至清偿完毕之日的违约金(计算办法:基数按未付货款计算,利率按LPR的1.5倍计算至全部货款实际清偿之日止)。

通过该案的审理,法官传递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进判决的重要意义:

1. 明确法律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和社会所倡导的基本价值观念,将其写进判决书可以明确法律的原则和精神,使当事人和公众更加清楚地了解法律的要求和导向。2. 强化法律教育:判决书是具有权威性和公开性的法律文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可以起到教育和引导的作用,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和价值观念。3. 促进社会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了社会的共同追求和价值取向,将其在判决书中体现可以增强社会对法律的认同和支持,促进法治社会的建设。4. 引导社会行为:通过具体案例的判决,向社会传递正确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引导人们自觉遵守法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进判决书是独李人民法庭普法宣传的一种方式,独李人民法庭在今后的工作中将通过多方位,多形式的方法推进辖区综合治理工作,共同推动全社会对法律的尊重和遵守。



 
来源:三原法院
责任编辑:窦文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