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双方在恋爱期间,为了表达爱意、增进感情,男女双方经常会发生转账、发红包、馈赠礼物等经济往来,但是如果有一天两人分手了,给出去的财物还能要得回吗?
【基本案情】
原告蒋某与被告王某于2023年1月经人介绍相识,后以男女朋友关系同居生活。2023年1月至2023年11月份,蒋某通过微信、支付宝向王某转账达39274元。2023年9月份,蒋某付款购买某小型越野轿车一辆,登记在王某名下,由王某使用。2023年10月份,双方商谈订婚事宜,因购买衣服问题未达成一致意见,此后双方再未联系。蒋某将王某诉至法院,要求王某返还上述财物。

庭审中,双方各执一词,情绪激烈。蒋某向法庭提交了微信转账记录截图、支付宝转账记录截图及购买车辆合同、聊天记录等证据,证明给付王某财物的事实,但王某认为这是蒋某主动给自己的,同时这些钱款都用于自己与蒋某共同生活的开支,不同意返还且无力返还。
【处理结果】
在庭前、庭中调解无果后,为了实现矛盾纠纷的实质性化解,法官庭后再次组织双方进行调解,一方面向当事人释明相关法律规定,另一方面结合法、理、情进行思想疏导,正面引导,通过耐心细致地做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心理工作。最终,双方达成调解意见,王某返还蒋某车辆及现金5000元。至此,一起因恋爱引起的财产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典型意义】
赠与分为无条件赠与和附条件赠与,男女双方恋爱期间,在生日、情人节、恋爱纪念日等有着特殊含义的日子,或者平日里带有一些特殊意义的转账,如“520”“1314”的转账行为,一般被认定为是表达情谊的无条件赠与行为,赠与人不能要回,受赠人无需返还;同时,赠予未超过合理范围的财物应认定为一般赠予,该部分赠予一旦将财物交付,赠予合同即成立并生效,赠予人不能要回,受赠人也无需返还。对于金额较大,明显超过双方交往期间正常开支范畴的赠予,属于不同于一般的财物赠予,双方虽在成立赠予合同当时没有明示,但双方都明白大额财物的馈赠行为暗含了双方将来缔结婚姻或共同生活的美好愿望。男女双方分手后,已无法缔结婚姻或共同生活,赠予人可以要回该部分财物,受赠人应予返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