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为民服务“零距离” ——礼泉县人民法院诉服中心见闻
作者:礼泉法院 崔存文  发布时间:2024-02-07 19:18:48 打印 字号: | |

虽临近年关了,但礼泉县人民法院24小时诉服中心仍然人来人往。


每台机器旁,只见前来需求法律服务的当事人在法院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有的打印法律文书、有的上传立案材料、有的在查询个人案件承办法官的信息、有的还在做案件风险评估。大厅门口,站着一个机器人,它外形可爱,闪烁着一双亮晶晶的蓝色大眼睛,能说会走,不仅为前来办事的当事人提供诉讼引导服务,同时还担当智慧“解说员”的角色。“你好!我要缴费怎么办理?”一位怀着好奇心的当事人和智能机器人打着招呼。 “请你到一号服务台,那里有专人接待你……”机器人认真地回答着。“你会唱歌吗?我会,但现在是上班时间不能唱。”惹得一旁观看地当事人哈哈大笑起来。

这座礼泉县人民法院24小时诉服中心是在两年前落成的。它面积不大,但干净整洁,每台机器旁都有使用说明提示。“法官,我想立案,但我上了年纪,对电脑上的字一个都看不清,该怎么办呀?”叱干镇堡园村村民老王焦急地说。“请你拿着身份证件和立案所需的材料跟我来。”导诉员热情地说道。老王跟随导诉员的脚步,来到人工立案窗口,不到十分钟,他的立案手续通过立案庭书记员李红娴熟的业务操作,很快办完了。拿着立案通知书,老王对李红连声称赞。



一旁的法律服务台,人民调解员张渊正在接待一位来自农村的老大娘。大娘问:“2016年,我女儿在河南打工期间和当地一位小伙相识,后来按照农村的风俗举行了仪式,但没有领结婚证,同居期间生了一个女孩。男方在当地按揭买了一套房,房产证在男方名下,但同居后的房贷是我女儿和他共同还的,现在俩个人过不下去了,这房子怎么分呀?”张渊听完后,详细耐心地为老大娘作了解答。

作为诉服中心一部分的诉前调解室,一名调解员利用法院的远程调解系统正在对一起民间借贷进行调解。原、被告系同学关系,2022年3月被告在为孩子购买房屋时,因手头资金紧张向原告借款10万元人民币,承诺2023年5月底还款,但半年过去了,被告不但不还款还把原告从手机上拉黑,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原告才将被告告上法庭。“双方都不想见面,特别是被告一方感觉自己理亏无脸见人。今天是第二次调解了,估计能有调解结果。”调解员黄真说。

果然,在调解员黄真、赵孝廉的共同努力下,双方最终握手言和,达成了和解协议,现场在远程手机终端进行了网上签字,并由法官进行了司法确认。

据了解,近几年来,礼泉法院积极开展诉源治理,大力推行“一站式”服务,致力于将诉讼服务中心打造诉前纠纷化解平台、繁简分流平台和快速审理平台,全面提升司法为民水平和能力。



 
来源:礼泉法院
责任编辑:窦文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