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下午,被执行人白某从外地打来电话,说自己已和申请执行人协商好了,马上给申请人退款,请求法院把自己的失信信息屏蔽。

白某和申请执行人陈某(浙江省瑞安市人)素不相识。陈某以前替朋友向白某转过账,因此手机里保存了白某的账户。今年在一次转账时误将20000元转给了白某,他多次和白某联系,要求其退还误转的这20000元,但白某一直不予理睬。陈某遂以不当得利纠纷诉至乾县法院。经审理,判令白某在判决生效后10日内退还陈某20000元。判决生效后,白某还是拒不退还,陈某遂申请执行。承办法官接案后立即对白某的银行账户和网络资金账号采取冻结措施,扣划了其名下的2500余元。因白某系四川省射洪县人,出嫁到乾县,其常年在外,多次都找不到人,法官多方打听到电话号码后通知白某自觉履行义务并预告不履行时会对其采取信用惩戒措施,白某还是无动于衷。遂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采取了限制高消费措施。鉴于其名下暂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于12月18日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结案次日,白某因做生意要坐飞机出行,购买机票时被告知已被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限制购买机票。迫不得已之下,白某才主动和陈某联系,协商退款。协商好后立即请求乾县法院将自己的失信信息屏蔽。
乾县法院在此次“小标的、暖民心”活动中充分利用信用惩戒措施,对符合纳入失信名单的被执行人一律纳入,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