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借钱的人,法院不应该冻结我的银行存款……”担保人陈某情绪激动,认为和他没有任何关系。12月18日,礼泉县人民法院执行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陈某在该案件中是担保人。

李某与怀某买卖合同纠纷一案,经礼泉县人民法院审理后判决,由怀某清偿李某货款22023元,并承担案件受理费。因怀某未按生效法律文书履行还款义务,李某向礼泉县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经查询怀某名下无可供执行财产,李某与怀某达成和解协议,约定分期清偿货款,陈某与怀某是朋友关系,自愿作为怀某上述还款行为的连带责任保证人,并作出如怀某不履行和解协议时自愿接受强制执行的承诺,随后怀某向李某给付货款4700元,对剩余货款逾期未予给付,李某向法院申请恢复强制执行。经执行干警线上线下调查未发现怀某名下有可供执行财产,故冻结了陈某名下银行存款。执行法官耐心的给担保人释明了担保责任,并告知如不能履行,将对其采取下一步的强制执行措施,陈某看到自己的银行存款将被扣划,主动联系怀某到法院,并积极帮助怀某联系其亲属付清了货款。至此,案件圆满执结。
执行担保是一种保证执行权益的法律制度,其重要性在于保障执行权益及加强对被执行人的约束力。如被执行人不能按协议履行,担保人将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面临名下财产被强制执行的风险。在这起执行案件中,执行担保起到了关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