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的法官,既要审理民事案件,又审理刑事案件,您觉得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作为一名法官,依照法律规定处理每件案件是我们最基本的职责使命,在办案过程中,认定法律关系其实不是最困难的,我们最痛心、最困难的是在办理未成年人案件过程中,如何给他们最大的保护,给他们最少的伤害和影响。
在刑事案件中,最难的是如何定罪量刑。既要能保护被害人的利益,又能让被告人感受到社会对他的关爱,让其早日回归社会,最终改造成为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在民事案件中,最难的是如何平息当事人之间的积怨,让他们放弃成见,最大限度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让其能够安心学习、积极生活、身心健康、快乐成长。”在面对记者采访时,我们少年庭的员额法官路晓娟这样对记者说。
路晓娟,现任咸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的四级高级法官,民商法硕士研究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作为一名法官,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她严格审查每一条证据,梳理其中的逻辑关系,力求避免任何矛盾和相互存疑的产生,严格遵守法律红线,保证每一起案件能够经得起时间和社会的考验。
路晓娟同志先后被评为省、市扫黑除恶先进个人,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荣获咸阳市第四届“杰出青年卫士”,多次被评为目标责任考核先进个人。
作为一名办理未成年人案件的法官,她充满温情。她常说:“孩子是一个家庭希望和未来,任何一个犯错的孩子背后家庭因素必不可少。”
所以,她在办理每一起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过程中,都会和合议庭成员一起,详细了解被告人、当事人的家庭情况,耐心听取被告人及其家属的每一次诉说,将心理疏导教育融入到案件办理全过程,争取案件结果让当事人各方均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路晓娟同志办理刑事案件的过程中,还专门推出了新模式,与被判处缓刑的被告人签订《缓刑执行保证书》,联合关工委等部门对被判处缓刑的未成年人定期进行回访,督促被判处缓刑的被告人依法执行缓刑,帮助其顺利回归社会。
在每起离婚、抚养纠纷处理中,她也会详细了解孩子父母甚至爷爷、奶奶的身体、经济情况,在充分尊重孩子意愿前提下,从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角度,处理与未成年人有关的纠纷。
记者问:“作为一名法官,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路晓娟回答:“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哪一天法官不再新分案件了,天下无讼。”
天下无讼,是每一名法官的愿望,尤其是作为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的法官,她既不愿意在民事案件中看到未成年人的身影,更不希望在刑事被告席上看到他们。
近年来,路晓娟法官和本庭室同志们一起制作了适合各个年龄段学生的法治讲座课件,深入辖区中小学、大中专院校专门为在校学生进行法治教育讲座,并通过咸阳中院少年庭与咸阳市风轮小学联合首创的“红领巾法学院”形式,开展模拟法庭、法院开放日、家长课堂、普法知识竞赛等方式进行普法宣传,路晓娟同志也被特聘为咸阳市天王学校法制辅导员、咸阳市妇女儿童维权服务中心维权志愿者、咸阳市风轮小学中国少年先锋队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路晓娟同志不辞辛苦,一直在用她自己的方式进行法治宣传,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孩子们从小了解法律,做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新时代合格青少年,让每一名未成年人都能沐浴在法治的阳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