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焦点新闻
贯彻落实全省中级法院院长座谈会精神-----咸阳在行动(四)
  发布时间:2019-08-01 09:35:06 打印 字号: | |

今年以来,特别是全省中级法院院长会议召开之后,全市两级法院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积极推进非诉讼解决纠纷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推动矛盾纠纷化解由终端裁决向源头化解延伸,积极推开司法参与社会治理水平,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们推出四个基层法院的先进经验,供大家学习参考。

擦亮“4+1”审判司法品牌

让公正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旬邑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王峰光


今年以来,旬邑法院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积极回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新期待、新需求,大力实施四大工程(铁案工程、便民工程、阳光工程、再学习工程),以一引六联、法筑平安为引领,擦亮“4+1”一院一品牌,努力打造具有旬邑革命老区特色的枫桥经验升级版,为推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了安全的政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1—6月份,全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687件,审执结1440件,结案率为85.36%,比去年同期上升4.6个百分点,结案率、审判质效均位居全省、全市基层法院前列。

一、坚持司法的公正性,深化诉前调解+速裁机制,切实推进纠纷化解高效化

一是不断健全诉前调解机制。在诉讼服务中心成立诉调对接工作室、多元化解调解中心,与县司法局建立人员派驻长效机制,选派调解经验丰富、群众基础好、综合素质好的3名人民调解员、1名律师、2名特邀调解员驻院开展诉前调解、诉中调解、法律咨询、诉讼服务等工作,切实增强化解矛盾纠纷质效。二是不断健全速裁案件机制。以大力实施铁案工程为抓手,夯实诉前调解力量,加强诉调对接工作,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业调解、行政调解等社会力量化解纠纷机制,促进矛盾纠纷在诉前化解,最大限度的促进诉源治理。全面加强速裁审判团队建设,严格实行“1+1+2+N”1名法官、1名法官助理、2名书记员、N名人民陪审员)速裁团队力量;同时,推进5个基层法庭采取门诊式化解方式,简易程序使用率达88.49%,最大限度的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三是不断加强专业审判团队建设。组建刑事、民事、商事、行政、家事5个审判团队,对疑难复杂、社会关注、新类型、群体性和影响社会发展等重大案件精审、细审,推动庭审实质化、执行实质化、绩效奖励实质化、司法公开实质化、审判管理实质化,不断提升审判质效。

二、坚持司法的人民性,不断夯实法官工作室职能,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在身边

投资30余万元,建成了城关崔家河、土桥井坳、原底西头、清源吕家和交警大队、信用联社等10个有牌子、有场所、有阵地、有人员的规范化、标准化法官工作室;同时制定法官工作室职责、驻村法官职责、驻村工作人员职责和驻村法官工作室岗位考核、绩效考核管理制度,以严明的制度规范法官工作室工作,促进法官工作室有效开展工作。围绕法官下基层、服务不缺位、平安不出事;法庭进社区、司法在身边、公正看得见总体思路,围绕四个一(收集一次民意、传达一份民愿;组织一次宣传、筑牢一份民安;开展一次防范、解决一份民忧;化解一次矛盾、温暖一份民心)载体,做细做实做优法官工作室工作,推进司法进千家门、知千家情、解千家难、办千家事。一是健全矛盾纠纷排查机制,把法官工作室打造成社会纠纷预警新阵地加强法官工作室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加强与镇(街道)相关部门之间的横向协作联动,加强源头预防、定期排查和纠纷化解,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苗头隐患分类梳理,建立台账,采取有效措施,防患于未然。二是健全化解信访矛盾机制,把法官工作室打造成信访化解新阵地充分发挥村(社区)、镇(街道)人民调解组织和驻村法官工作室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熟悉社情民意的优势,及时排查发现和就地化解初信初访案件,积极参与重大疑难复杂、群体性信访案件和信访积案的化解。三是健全基层调解组织网络机制,把法官工作室打造成基层调解组织新阵地不断探索建立指导基层调解组织的机制,以法官工作室为平台,实现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的无缝衔接,形成调解合力,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四是健全基层调解员培训机制,把法官工作室打造成基层调解员培训新阵地采取开设调解大讲堂、集中授课、交流研讨、案例评析、现场观摩、旁听庭审、实训演练等多种形式,重点开展社会形势、法律政策、专业知识和调解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基层调解员化解新时代新形势下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五是建立健全谁调解谁普法工作机制,把法官工作室打造成基层法治教育新阵地把群众法治宣传教育与矛盾纠纷化解结合起来,通过以案释法等方式,大力宣传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在调解中普法,以普法促调解,实现调解一案、普法一片、稳定一方的社会效果。

三、坚持司法的时代性,建立司法确认机制,切实推进多元化解矛盾纠纷

我院与县司法局建立人民调解、律师调解与司法确认衔接机制,对于调解达成一致协议的矛盾纠纷,引导双方当事人共同申请人民法院司法确认。一般案件当日受理、审查完毕并制作、送达民事裁定书;复杂案件三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十五日内审查完毕并制作、送达民事裁定书;凡是人民调解委员会、律师主持调解达成协议、申请司法确认的一律免收诉讼费,在全省率先确认律师调解第一案。今年以来,共受理司法确认17件,确认协议有效12件,自动履行率为100%一是加强诉前引导。在诉讼服务中心专门设立司法确认室,指定审判业务过硬的法官专门从事司法确认工作。充分利用巡回审判、送法下乡、公众开放日等广泛宣传,使群众深入了解司法确认机制对于便捷、高效解决矛盾纠纷的重要作用。二是加强程序规范。规范制作了《司法确认申请书》、《司法确认决定书》和《不予确认决定书》等规范文本的样本,统一司法确认相关法律文书格式,规范审理审理程序。三是加强非诉衔接。加强与相关行政机关、人民调解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具有调解职能组织的联动协作,通过法官指导、业务交流、法律培训等形式,对司法确认工作进行全方位、多角度业务指导。同时,与县司法局建立联动工作机制,由司法局不定期邀请法官为辖区的人民调解员授课。2019年以来,共召开联席会议2次,集中开展业务培训3次,培训人民调解员120余人次。

四、坚持司法的便民性,推行基层法庭民商事案件自主立案,切实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

我院创新思维,推行基层派出法庭自行立案的惠民措施,路途遥远或者出行不便的群众可以实现就近立案,为5个基层法庭安装了POS银行缴费机,享受一站式诉讼服务,为群众参与诉讼提供了便利,也缓解了院机关立案大厅的接待压力,为派出法庭有效实施诉前调解创造了条件,节约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彻底解决司法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来源:旬邑法院
责任编辑:高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