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调研之窗 > 法官论坛
【更新司法理念 提升职业素养】班子成员谈培训体会(七)
  发布时间:2019-07-02 09:33:31 打印 字号: | |
咸阳中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 李铁锁
  咸阳法院举办“更新司法理念、提升职业素养”专题培训,我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通过几天的培训,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不但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认识,提升了能力,而且更新了理念,锤炼了作风。下面我谈几点个人学习体会。

  一、提高认识,更新司法理念。6月13日,在全国高级法院院长聚焦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和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座谈会上,最高法院周强院长已对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全市法院要把法官干警的思想统一到中省市领导、周强院长讲话精神上来,学习借鉴兄弟法院工作经验,结合咸阳法院实际,全面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市中院探索建立“一引六联、法筑平安”工作机制,符合中省市各级领导的要求,是“枫桥经验”在咸阳法院新发展。市委将“诉源治理”已纳入全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规划,为全市法院参与市域治理工作指明了方向,要充分认识法院在社会治理中不可替代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主动融入党委领导的社会治理体制,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化解矛盾纠纷,让大量矛盾纠纷化于未发、止于未诉。

  二、积极主动参与社会治理,确保“一引六联、法筑平安”机制落实到位。全市法院要把“一引六联、法筑平安”工作机制与各法院一院一品牌结合起来,积极推动“分调裁审”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加大诉源治理力度,坚持诉前化解,做到工作重心前移,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业调解、律师调解、社区(村组)自治调解组织作用,在诉前大量化解矛盾纠纷,解决从法院独唱走向合唱;要将多元解纷、诉调对接、速裁快审工作集中到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一站式多元化纠纷解决平台,做到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简案速裁、快审快判,繁案精审,有效减轻审判压力,不断提高全市法院审判质效,全面提升司法效能。

  三、抓好“四大工程”的贯彻落实,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和司法权威。落实铁案工程,一是重点抓好“六个实质化”的贯彻落实,基层法院要加大非诉调解力度,做好诉调对接工作,提高案件调解率,做到案结事了。二是上级法院坚持带案指导,进一步提高一审案件质效,减少上诉案件数量,降低发回、改判率。落实便民工程,一是加快建立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打造以电子诉讼服务为核心,贯通诉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网、12368诉讼服务热线、移动端服务,“一网通办”诉讼全程各项业务的“智慧诉讼服务”新模式。通过智慧服务推进跨域立案,实行网上立案、网上查询、网上交费、网上信访,集约送达。二是延伸服务触角,打造家门口服务。充分发挥人民法庭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建立社区(村委会)法官服务站,调解中心、法官工作室,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落实阳光工程,一是以“四大公开”平台为载体,通过网络庭审直播、法律文书公开网,法院两微一端等方式,让人民群众知情权得益实现。二是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代表委员、律师及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案件旁听等方式,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落实再学习工程,通过开展业务培训,开设院长论坛、法官讲坛、道德讲堂、案例研讨、学术讨论、业务讲授、视频学习等形式,打造忠诚、干净、担当法官队伍,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来源:咸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高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