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焦点新闻
咸阳中院:家事审判充满温馨 柔情解开家事千千结
作者:解光辉 吕娟芳  发布时间:2018-07-23 09:15:39 打印 字号: | |
  • 全国法院家事审判工作先进集体
  • 家事审判区
  • 家事调解区
  • 家事法庭
  7月19日,从最高人民法院召开的“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试点工作总结大会暨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联席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传来喜讯,咸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家事审判庭被表彰为全国法院家事审判工作先进集体,这也是陕西省法院系统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中级人民法院。

  走进咸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的家事审判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红色单人沙发,深绿色连排沙发,白色极简茶几,咖啡色木地板,米白色墙壁,室内布局整洁温馨,各类儿童玩具应有尽有,不到现场,还以为这是一个充溢美满幸福的家庭室内部置。咸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率先开展的家事审判方式改革试点工作,以大胆创新探索的“咸阳模式”2017年3月被写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作的工作报告。

  家事千千结,家事案件最难办,但却关系着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咸阳市中院在家事法庭的设置上,将原来固有的法庭设置模式改成圆桌式的审判法庭,让家事案件的当事人可以坐在象征家和万事兴的圆桌上静下心来谈一谈,以期通过家庭成员冷静对话化解矛盾纠纷,法庭四周的墙壁上张贴着礼让、贵和、诚信、仁孝的图画。在家事调解室,回避了上诉人、被上诉人的生硬称谓,取而代之的是父亲、母亲、丈夫、妻子、儿子等家庭身份称谓,同时配以类似家的陈设布置,以期唤醒当事人的人伦角色,让双方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中能够平等对话,握手言和。家事审判法庭既有经验丰富知识渊博的女性法官,也有聘请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担任心理辅导员,在设有沙盘的心理辅导室,通过当事人对沙盘的选择进行心理活动分析,对当事人进行心理辅导和帮助。

  咸阳市中院民事审判第一庭主要负责审理有关婚姻家庭、继承纠纷、不当利害、无因管理纠纷、农村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合同纠纷等一、二审案件。大多案件是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直接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群体性诉讼比较多,双方当事人之间矛盾尖锐,相关法律法规也不完善,审判实践中判决的尺度难以把握,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受理案件数量多、涉猎法律法规繁杂,但很大一部分当事人文化水平低、法律知识欠缺,2013年,咸阳中院结合工作实际,挑选4名业务精通、工作细致的女法官,成立了“维权妇女儿童权益法庭”,这也就是家事审判庭的原型。针对婚姻、抚养、赡养等家事案件,在西北地区法院系统率先实行指定法官专业化审理。“维权妇女儿童权益法庭”成立仅一年,就被陕西省评为全省妇女创先争优先进集体。2015年,“维权妇女儿童权益法庭”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审判长李春丽作为全国先进集体代表之一在人民大会堂作了发言。

  在审判工作实践中,民事审判第一庭从民事案件的审判特色和重要社会意义出发,自觉服务经济大局,始终将案件审理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加强调解工作,不遗余力化解矛盾纠纷,家事审判成立以来,家事审判审理了近千件家事案件,件件做到案结、事了、人和。

  如今的家事审判庭,已与咸阳市司法局、咸阳市人保公司、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单位主动对接,延伸审判职能,把审理中发现的问题,结合咸阳市实际,率先在西部地区建立了“道路交通事故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平台”,该平台被人民法院报头版报道过。形成了家事案件在线调解、在线鉴定、在线诉讼、一键理赔等全流程在线处置模式,多家单位数据实现共享,交通事故案件处理更加便捷高效,有力地推进了交通事故案件规范化、简便化处理,进一步践行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切实破解交通事故处理难问题。
来源:咸阳中院
责任编辑:郑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