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场经济在有序运行过程中,最离不开的是市场参与主体的合法经营和公平竞争。商业贿赂是造成市场无序竞争、违法竞争以获取不正当竞争优势的原因之一,严重破坏市场运行机制。商业贿赂会产生诸多危害,本文笔者将谈谈商业贿赂带来的危害。
【关键词】商业贿赂 危害
商业贿赂的危害包括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笔者认为,不应当无限扩大商业贿赂的危害,否则不利于客观、清醒而明确地认识商业贿赂的危害,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治理商业贿赂,应当将商业贿赂的危害限制在直接危害层面。通过研究分析,商业贿赂的直接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破坏市场公平竞争机制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充分而有效的竞争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因素,客观地说,没有健全的竞争机制不可能称之为市场经济。竞争机制是是指市场经营者为争夺有利的生产条件或流通条件和地位相互展开竞争,由此形成的经济内部的必然联系和外部影响。它通过价格竞争或非价格竞争,按照优胜劣汰的法则来调节市场运行,它是激发经营者活力和刺激经营者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有序的市场竞争,合理配置各种资源,促进生产。而商业贿赂最大的危害是侵犯了市场经济正常运转所必须具有的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基本行为准则,是对健康经济秩序的严重破坏。
二、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2005年5月,美国司法部报告指出,天津德普公司从1991年到2002年期间向中国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及国有医院医生行贿162.3万美元的现金,用来换取医疗机构购买天津德普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德普公司从中赚取200万美元的利润;葛兰素史克中国涉案高管受访时坦诚,包括行贿费用在内的各种运营成本助推了药价虚高,保守估计“运营成本”占到药价成本的20%-30%。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所谓的“运营成本”和“利润”最终都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造成消费者生活成本的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在医药、通讯等行业,因商业贿赂而获得商业机会的经营者,其产品被相关行业选择,不但断送了其他经营者的交易机会,同事排除了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以葛兰素史克中国商业贿赂案为例,许多收受贿赂的医生在开处方时,尤其喜欢开贿赂企业生产的“吃不死、治不好、价格高、回扣多”的药,而不考虑患者的病情,最后吃亏的都是患者。
三、侵蚀和毒化社会风气
商业贿赂行为往往连带引发其他领域的贿赂行为,侵蚀和毒化清廉的社会风气。上文提到的葛兰素史克中国、天津德普公司、沃尔玛公司商业贿赂案,或多或少都牵涉到相关部门的公职人员,有些甚至被追究刑事责任,成为吏治腐败的重要原因,严重侵害了公权力的廉洁性。肃清商业贿赂从而保持相关公务人员的廉洁性是吏治的重要目标之一,2006年中央中央下决心打击商业贿赂行为与此直接相关。商业贿赂不但直接侵蚀公权力的廉洁性,也在腐化经营者内部从业人员的廉洁性。一旦商业贿赂形成气候,必将出现大批利用工作之便,受贿行贿、中饱私囊的企业经理、采购、供销人员,成为阻碍良好商业氛围形成和行业正常发展的重要障碍。以医药行业为例,一个时期以来,医疗单位买药出现了“买远不买近”,“买贵不买贱”的怪现象,许多药品经销商走到哪里,就将“商业贿赂”带到哪里。同时,商业贿赂与假冒伪劣产品密切相关,越是质量差的产品在销售过程中采取商业贿赂的可能性越大。严重影响了社会公众对行业的信任,也严重影响和制约着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