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是以极致的态度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精神理念。以工匠精神致力于司法审判,在司法实践中审理个案中,以真、善、美追求卓越的精神,打造司法精品,致力司法审判,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一、司法审判中的“真”。真,就是真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七条,将诚实信用列为民事法律的基本原则,就是法官在个案审理中通过对当事人的行为目的进行判断,实事求是,用证据推导案件客观事实,还原事实真相,客观、公正、公平做出裁判。
二、司法审判中的“善”。孟德斯鸠曾说过:“在民法的慈母般的眼里,每一个个人就是整个国家。”2017年10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再次将“善”深层次的融入该法。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第二巡回法庭庭长胡云腾在《中国审判》2016第22期讲到,法官能够把法律中的“善”适用出来,才算高水平。在日常的司法审判中,法官要秉持英国学者麦克莱的格言:“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法官一定要善良,司法应当是追求真、善、美的职业,法官只有善良,才能够理解当事人,才能把案子判到老百姓的心坎上,老百姓才能感受到司法裁判的温度,从而认同和接受判决。
三、司法审判中的“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司法工作作为党的工作的一部分,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制是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在司法审判中,法官通过个案的公正审判,会不断引导和健全宏观经济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纠正不良行为,引导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看到我们的案件卷宗,逐页打开,从立案到受理、应诉答辩、到庭审,直至裁判文书,其过程都能让人感受到法官在处理个案中慎独、担当。每一个案卷都记载着一个法治故事,每一个案卷都是追求卓越的精神打造的精品,每一个案卷体现着法官对人们美好生活的指引。
以工匠精神致力于司法审判,是新时代的要求,是法官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全党的奋斗目标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