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邑县人民法院太村人民法庭位于旬邑县太村街道,负责审理太村镇、郑家镇的民商事案件,辖区总面积150平方公里,辖39个行政村,总人口约6.8万人。法庭现有干警4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3人,大专学历的1人,是旬邑法院较为年轻的一支审判队伍。
人民法庭作为法院审判的前沿阵地,身处法治建设的最基层,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中具有重大责任,其职能的发挥直接关系着司法为民理念的贯彻,更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旬邑法院太村法庭在审判实践中,坚持以“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为奋斗目标,立足实际,打造亮点,审判工作实现新局面。近年来,该庭在院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创新司法理念,积极探索审判机制,改进工作方法,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好成绩。截止2017年11月1日,该庭共受理各类案件238件,审结223件,结案率达93.7%,其中,调解结案196件,调解率87.9%,调解案件中有执行标的的全部履行到位,执结率为100%;判决27件,服判息诉率达98.9%;全年无发回重审及改判案件。
讲政治,强业务,铸造过硬审判队伍
学习是工作的基础。该庭定期组织干警进行政治理论知识学习,切实提高干警思想政治站位。一年来深入学习了十八大、十八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认真学习了党的十九大报告,确保每一名干警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以此作为搞好各项审判工作的坚实基础。同时深入学习法学理论,认真学习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努力保持庭室和每位干警能够紧跟时代步伐,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达到学有所用学以促用,进而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成绩。良好的习惯是干好工作的基本保证,平时的学习,使该庭每位干警都形成了记写学习笔记、撰写心得体会、以案汇总进行调研总结、以案说法进行法律宣传的良好学习风气和工作习惯,为提高审判质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落实司法改革,推动司法公开力度
2017年,太村法庭切实践行司法改革,按照岗位目标责任制对案件进行分流,充分发挥法官、法官助理和书记员各自的作用,团结一致使各项工作有了新发展。全庭一年来进行网络庭审直播23件,在互联网上公开法律文书189件,开展“五进”巡回办案16次,同时,对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全部采用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发挥陪审优势,既节约了司法资源,提高了案件效率,又推动了司法公开力度,使审判工作迈向了新台阶。
创新送达方式,切实保障各方当事人权益
长期以来,由于人员流动性大、被告逃避履行义务等各种原因造成的送达难问题,给法庭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2017年,太村法庭着力拓展送达方式,除传统的邮寄送达、现场送达等方式外,同时运用电话通知、短信送达、微信联系等方式,另外,对平时不易寻找的当事人,利用下班时间及法定节假日进行送达,多措并举的实现了案件送达,保证案件都能按时开庭,尽量减少公告送达造成的办案周期长等缺陷,切实保障了当事人合法权益。
探索调解方法,使矛盾化解在庭前
在审判工作中,太村法庭将庭前调解作为必经程序,切实发挥调解工作在审判中的作用,并大胆创新调解机制,改进调解方法,除传统的“ 面对面”、“背对背”调解方式外,灵活适用巡回调解、轮流调解、交叉调解等调解模式,把调解工作贯穿审判工作全部过程,并结合“五进”办案方式,加大巡回办案力度和数量,提倡干警不怕麻烦,积极走出法庭,了解案件背景,邀请相关人士参与调解,争取各方力量,促成调解。该庭以“五进”方式进行审理的民事案件,90%都得到了调解处理,而且群众反馈意见良好,深受欢迎。另外,通过“五进办案”,不仅方便了群众诉讼,又达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目的。
普法宣传,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太村法庭全体干警始终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法官,不仅要依法、公正、高效的审理好每一起案件,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而且要主动延伸审判职能,讲好法治故事、传递法治声音,充分发挥司法的引领、规范和教育作用。一年来,全天干警在做好审判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上街宣传、以案说法等普法教育活动,多次走进中小学校园,举办《青少年违法犯罪及犯罪的自我防范》专题讲座,在校园进行公开开庭,用一起起鲜活的案例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遵纪守法,同时多次走进广播电视台,紧密结合办案实践,解读法律法规、提供司法建议,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推进全方位、多层次的阳光普法教育,真正的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2017年是拼搏的一年,在今后的工作中,太村法庭干警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努力践行“公正、廉洁、为民”的人民法庭庭训,把群众诉求作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重点,在追赶超越中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打造工作亮点,努力使法庭工作符合民情,体现民意,赢得民心,为推动审判工作迈向新台阶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