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来,我认真研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该书通过受访者自己的亲身经历,用真实的历史细节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从40年前梁家河的峥嵘岁月到十九大报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理想信念的坚定、勇于担当的风范、务实为民的情怀、民族复兴的壮志的初心从未改变,历久弥新。深读十九大报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底气愈发充足;体悟习近平的知青岁月,法院年轻法官作为新时代人民司法事业的推动者、法治建设的践行者,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切实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体悟习近平的知青岁月,法院年轻法官成长的航标更加明确,在新时代、新航标、新征程中“撸起袖子加油干”,立足审判职能,推进执法办案,服务发展大局,促进法治建设,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争做新时代人民满意的优秀年轻法官。
学习总书记乐于吃苦、勤奋好学的精神,争做新时代学习型优秀年轻法官 。习近平总书记去梁家河插队,是全国1600多万插队知青中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之一。对此,他没有抵触,没有怨言,与群众一起放羊、铡草、挑粪、拉煤、拦河、打坝,什么苦活累活脏活都干过,而且一干就是七年,连村里的人都感叹:“咱一般的老百姓都吃不了这苦!”与此同时,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始终坚持不忘学习,充分利用劳动之余、晚上时间、空闲时间抓住一切机会学、读、写,他阅读了政治、经济、哲学、文化等方面各类书籍,坚持读书学习,使他积淀了深厚的文化素养、知识学养、道德修养和理论涵养。这七年是受苦受难的七年,是踏踏实实干出来的七年。这段不怕吃苦、敢于吃苦的生活、学习历练,磨练了他的意志品格和奋斗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只要有了乐于吃苦的劲头,再苦的环境条件也能克服,再难的问题也能直面解决。作为新时代法院年轻法官要想立业,首先要加强学习、提升自身能力。在审判执行工作中寻找乐趣,在认真做好工作的同时,抽时间、挤时间加强学习,要乐于学习,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向书本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同行学习,认真思考,总结经验,苦练审判业务需要的硬本领,不断充实自己的思想,净化自己的灵魂,提升自己的能力。
学习总书记沉下身子、踏实肯干的作风,争做新时代务实型优秀年轻法官 。习近平从一名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的总书记,从普通公民到国家主席,从普通军官到中央军委主席,每一步都是自己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干出来的,踏踏实实、认认真真走出来的,从带领一个村的群众修灌溉井、修沼气到带领全国人民走向全面小康社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一步一个脚印,用实干的精神诠释了只要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办实事,就会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拥戴。总书记的经历告诉我们,法院法官干警特别是青年法官,必须要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培育不畏艰难困苦的气概和精神,在经受艰难困苦中锤炼成长。作为基层法院年轻法官要学习总书记这种沉下身子、耐下性子的精神,立足审判执行职责,牢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牢固树立公正司法、为民司法的情怀,从审理执行好每一起案件做起、从圆满化解好每一件纠纷干起,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的思想境界、精神家园,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价值,才能在新时代、新航标、新征程中有更大的新作为、新贡献、新价值。
学习总书记融入群众、服务群众的情怀,争做新时代为民型优秀年轻法官 。对基层群众感情至深,是习近平的显著特点。习近平从北京来到梁家河村以后,首先要过“四关”,也就是“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通过姨姨、姨夫的教育,很快融入了陕北农村新的环境,苦活累活脏活险活都干过,从来“不撒尖”,不偷懒。其次是了解了农民真正的需求,在他担任梁家河村党支部书记后,因为农民烧火做饭不易,千方百计建起沼气池,创造了陕北的第一;因为农民买生活日用品不易,开起了代销店;因为村民吃水困难,带领大家打了一口井;为了给村里增加收入,开了一个铁业社;为了增加耕地,带领农民打坝地;为了解放妇女劳动,开了一个缝纫社等。这些工作给梁家河村带来很大的变化,使农民真正受益。多年后他说,陕北七年,最大的一个收获,就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是人民的法院;人民法官是为群众化矛盾、解纠纷、办实事、保权益、促正义、护公平的守护者和捍卫者。作为年轻法官在群众到法院“打官司”的过程中,如何在事实、证据的基础上,释法明理、公正裁判,使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同样值得每一位法官深思。
学习总书记锐意进取、敢于拼搏的意志,争做新时代创新型优秀年轻法官 。1969年1月份主动要求报名插队时,习近平还不满16周岁,按规定可以再等一年,而且一年后还有留在北京当工人的机会,但是他没有贪图安逸的生活,却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到农村去插队,去历练、去沉淀,去追求和实现他的人生目标。作为一名新时代基层法院年轻法官要勇于拼搏、锐意进取,必须要有事不避险的勇气,在紧要关头、重要时刻,必须要勇于站出来冲在前面,敢于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不断增强宗旨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特别是在做好审判执行工作的同时,要更加突出开展好精准扶贫工作,要俯下身子,真心与基层党员、干部、群众交朋友,用心倾听基层心声,从点滴小事做起,从党员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做起,拓展帮扶渠道,实实在在的为帮扶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为党的事业、人民幸福、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习近平的知青岁月是一卷好干部的成长史,更是一部始终为民的奋斗史。岁月无痕,老百姓的记忆里却深深镌刻着永不变更的初心;人心有情,基层法院年轻法官的成长当以此为镜,不忘初心、牢记宗旨、不辱使命,投身于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