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案件快报
三原法院:倾心倾力入村调解 群众感动称赞连连
作者:吕鑫 吴巧玉  发布时间:2017-10-12 15:52:05 打印 字号: | |
  有些群众认为诉讼标的额小,法院就不会重视,法官也不会为此奔波;有些群众认为法院是神秘的,法官是高高在上的,不会为了普通群众的一点小事而耗时耗力,而今天,三原法院办案法官入村调解,倾心倾力,用实际行动打消了部分群众的担心,也将法院的良好形象刻在了群众心中。

  原告张劲于2013、2015年分别承揽了被告王大鹏、吴生位于三原县嵯峨乡岳家村、官庄村的门窗和彩钢棚加工工程,工程完工后,二被告均只给付了部分款项,并分别拖欠4560元和13000元,原告几经索要,二被告均推辞不给,原告担心诉诸法院金额小,法官不会上心,但又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抱着一线希望来到法院。在向原告了解案情期间,办案法官看出了原告的担心,但并未作声,而是当即决定入村寻找二被告,用实际行动给原告吃上一颗定心丸。找到二被告后,办案法官分别对二人做了思想工作,首先向其阐明了诚信的重要性,正所谓人无诚信不立,家无诚信不和,业无诚信不兴,国无诚信不宁,诚信无论对于个人家庭,还是事业国家都是基础,人没有诚信就无法立足于社会,家没有诚信就无法和睦共融,国没有诚信就无法稳定和谐。随后,办案法官向二被告阐述了法律有关合同纠纷和违约责任的规定,告知二被告不付尾款,就是不履行约定义务,法院判决的话,不仅要付清尾款,还要承担违约责任,支付延迟付款的利息。办案法官情理加法理的说教,使得二被告认识到了不讲诚信,不付款是错误的,也有所动摇。办案法官当即组织原、被告进行了调解,原告与二被告达成调解协议,二被告自愿支付尾款。

  达成调解协议后,原告向办案法官说道:“我怎么也没想到,法院能为了我这样小金额的案子耗费人力物力,也没想到您能不辞辛苦的到村里来为我的案子奔波,太感谢了”,办案法官说:“比你金额小的案子我们法院多的是,法院办案不论金额大小,只论公平正义,只为群众解忧”。 至此,原告与二被告的纠纷顺利了结,办案法官用倾心为民的工作态度和扎扎实实的调解工作换来了群众对法院的称赞和认可,兑现了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庄严承诺。
来源:三原法院
责任编辑:梁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