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建设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石。今年以来,旬邑法院紧紧围绕“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线,进一步夯实审判职责,狠抓执法办案,深化司法改革,创新为民举措,不断促进平安法治建设,以审判为中心的各项工作再谱新篇章,群众满意度实现了新提升。在上半年全市政法系统满意度测评中,旬邑法院名列全市法院第二,张洪、马栏、土桥、太村、底庙、职田6个人民法庭均名列全市人民法庭前列,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围绕大局推进平安建设。今年以来,始终围绕“产业美、城乡美、生态美、社会美、人文美、生活美”旬邑发展大局,狠抓“执法办案”第一要务,更加注重服务发展、保障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共受理各类案件2149 件,审(执)结1734件,综合结案率为81%,同比分别上升30%和34%。一是依法惩治精准扶贫刑事犯罪,维护保障社会大局稳定。深入开展“四反十打”专项活动,突出严处贪污、挪用扶贫、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职务犯罪案件,依法稳、准、狠地严厉打击影响群众安全感、危害农村稳定的刑事犯罪活动,依法从重从快审结农村地区多发易发的盗窃、抢劫、拐卖妇女儿童以及黑社会性质组织等严重危害农民群众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犯罪,依法严厉打击破坏项目建设、坑农害农经济犯罪,惩治哄抬农资价格、制售假冒伪劣种子、农资、农机产品,向农村地销售劣质食品、药品以及在农村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犯罪行为,通过发挥刑事审判的打击、防范和保护职能,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二是依法审理民商事案件,切实保障群众民生问题。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涉及合同纠纷、贷款合同纠纷、劳动争议、农民工资、侵权损害赔偿、产供销合同纠纷以及“三农问题”等民商事诉讼领域开辟绿色通道,坚持快立、快审、快结、快执,做到依法公正、高效审理;依法妥善审理贫困人口特别是涉及农民工、留守人员就业、医疗、教育等涉民生领域案件,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坚持调判结合,健全诉调衔接机制,推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加大农村相邻权、婚姻家庭、金融小额贷款、民间借贷等案件的庭前、庭中、庭后调解,有效化解内部矛盾,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司法惠及人民群众。三是强化案件执行工作,全力保障群众合法权益。集中开展 “春雷行动”“雷霆行动”和“假日执行”“凌晨执行”“跨市跨省执行”等活动,用足用活法律手段,加大执行力度,增强执行效果,坚决让“老赖”受到法律制裁,切实保障胜诉人的合法权益。不断健全完善执行威慑机制,依法用活用足执行强制措施,依法曝光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加大追索劳动报酬、赡养费、抚养费、抚恤金、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等各类案件执行力度,最大限度地保障困难当事人不因合法权益被侵犯而影响生计、生活和生产,最大限度保障普通当事人不因合法权益被侵犯而返贫返困,坚决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
夯实改革促进平安建设。一是创新审判体制机制,提升司法保障效能。严格执行立案登记制,做到“有诉必理”、“有案必立”。积极应对诉讼案件激增的严峻态势,以员额法官为中心,完善人员分类管理,科学组建审判团队,盘活用足审判资源,激发办案内生动力,充分运用民事简易程序、小额诉讼程序,实施简案快审、繁案精审,推动审判提质增效。不断深化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积极发挥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审理工作,确保案件裁判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二是完善司法公开机制,全力提升司法公信。坚持以公开促公信,充分利用司法公开四大平台,多渠道深层次推进审判流程公开、案件庭审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完善网上查询功能,不断增强司法透明度,努力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三是完善司法为民机制,持续优化诉讼服务。进一步完善诉讼服务中心、诉讼服务网、诉讼服务热线“三位一体”诉讼服务体系,推行网上预约立案、巡回立案、上门立案、基层法庭立案和诉讼指导、判后答疑等服务举措,方便群众诉讼。完善司法救助机制,加强对执行案件特困申请人、刑事案件被害人、困难信访当事人的司法救助。认真落实诉讼费减免政策,确保困难群众打得起官司。四是着力打造“无讼”社区(村),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围绕平安建设工作,加强与司法行政部门的沟通联系,深入开展“无讼”社区(村)创建活动,大力推进诉调对接、“三调联动”和诉前调解工作,积极指导人民调解和行业调解,完善引入“两代表一委员”、专家、律师、基层干部等第三方参与纠纷化解,深化人民满意法庭创建活动,努力将涉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不断提升平安建设水平。
拓展职能奠定平安基石。一是多措并举做好法治宣传教育。坚持巡回办案,深入开展“审判五进”活动,有针对性地对重要地区、重要人员开展以案说法、以案育人,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同时,不定期开展集中宣传、下乡宣传、进户宣传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教育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法治氛围。二是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充分发挥“一村一法官”、“三官一律”工作室职能作用,深入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调研、大化解”活动,集中精力、集中人员、集中时间,深入所包抓村,听取社情民意,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抓早抓小,主动化解矛盾纠纷。三是高效便民做好涉诉信访。积极主动深入涉诉信访、涉诉案件农户家中,面对面、心贴心做好有关案件判后答疑、法律释明等工作,让群众对法院裁判理性认同、感性接受、息诉服判、回归生产、勤劳致富。四是协助做好社区矫正工作。在审判执行工作中,注重排查社区服刑人员、刑释人员等特殊人群家庭状况,做好结对帮扶工作,提高教育改造效果,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在脱贫致富路上放开手脚、合法致富、大胆致富,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