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司法改革 > 机制创新
旬邑法院:张洪法庭司法公开持续发力
作者:梁艳 师爱民  发布时间:2017-09-15 10:58:05 打印 字号: | |
  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电灯”是最高效的警察。为了深入践行司法公开,彰显司法为民。张洪法庭以“天平工程”为载体,紧紧围绕庭审公开、裁判文书公开、开门接访等重点工作,多措并举切实让基层群众感受到司法改革带来的“红利”。

  开门接访,化解涉诉信访案件。人民法庭是人民法院“基层的基层”,是最前沿的审判组织。张洪法庭本着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法庭,专门设立了信访接待室,干警轮流值班。针对上访或者欲走司法程序的群众,接访干警认真了解案情,释法明理,尽可能将矛盾化解。同时耐心将立案流程、立案条件等详细告知,引导群众依法维权,保障辖区社会稳定;张洪法庭同时采取制度上墙,将诉讼费缴纳标准、缓减免交诉讼费程序、诉讼风险提示等宣传展板挂在法庭醒目处,以便当事人随时知悉。截至目前,共接待群众90余次;协助立案46件;接待上访群众20余人。

  审判流程公开,增强司法透明度。借助该院“智慧法院”建设之风,充分发挥科技法庭作用,案件审理做到同步录音录像。同时邀请人大代表、村干部、法律志愿者等旁听、监督。在诉讼阶段,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微信或者入户走访的方式,将案件的进程适时告知案件当事人,以便他们随时掌握审理动态。当事人或律师案后需要查看审理过程,只要持有效身份证件可以随时查阅。凭借科技的力量,使案件庭审过程高度透明化,增强司法公信力。

  巡回办案,便民普法双重并举。对于邻里间的疑难纠纷、老人赡养相互推诿的案件及学生健康权纠纷,我们都采取了巡回办案,让法庭进社区、到农村、入校园。巡回办案同时邀请村民旁听,不但监督了庭审,让司法更加透明,也用村规民约衡量是非曲直,用舆论的力量让有违公序良俗之行无处遁行,这也是自内而外的普法课。此举取得特别良好社会效果。目前张洪法庭共巡回审理案件8件,开展司法进校园活动5次。

  裁判文书公开,保障群众知情权。一方面,所有案件一律公开宣判,让当事人清楚裁判结果。同时进行判后答疑。当事人对判决有疑问的,可以来法庭,法官助理会耐心讲解裁判的理由及适用的法条。另一方面,所有裁判文书及时上网,方便群众查阅。需要查阅裁判文书的当事人,只要携带有效证件,法庭工作人员会在电脑上帮助其查询。除依法不公开外,张洪法庭的文书上网率达100%。

  司法公开 “倒逼”司法公正;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司法公信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助推法治建设进程!
来源:旬邑法院
责任编辑:梁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