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调研之窗 > 法官论坛
旬邑法院:在坚守理想信念中砥砺前行
作者:朱小丽  发布时间:2017-09-11 10:41:39 打印 字号: | |
  培根说:“一次不公的司法判决比多次不法的行为为祸尤烈。不法行为弄脏的不过是水流,而不公的判决则将水源污染了。”可见,作为一名法官最重要的就是要恪守法律操守,坚守公平正义。也因此,法官常常被称为公平正义的化身,社会良知的守护神。而现实中,要成为一名好法官,不仅要捍卫公正,秉公执法,努力钻研业务,细心办好每件案子,更要脚踏实地,坚守信仰,坚定信念,把为民服务的热情转化为司法为民的具体实践。

  要坚守理想有信念。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总闸门”,是鼓舞和激励人奋勇前行的不竭动力。作家丁玲曾经说过:“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信念是人生的太阳,有了理想信念,就有了内在的驱动力。作为基层法院的普通法官,碰到的当事人都是普通民众,他们不懂高深的法理,只明白乡里民间的“死理”,其中还有不少是文盲或半文盲,面对基层工作实际,要坚持把坚定理想信念与审判、执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搞形式主义、不搞花架子,努力做到把每一起案件都办成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验的铁案、精品案,使司法这条生产线出来的“产品”更加符合老百姓的要求和期待,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和人民满意度。

  要坚守责任有担当。服务大局,为民司法,是法官的政治责任,是敢于担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不断砥砺思想、修身养德,坚守责任担当,拉近与人民群众的感情距离,为民排忧解难,化解社会矛盾,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此,要深入一线,深入百姓中间、田间地头,熟悉社情民意,听取群众“原汁原味”的真切诉求,及时了解群众所思所盼。秉持踏实工作的态度,静得下心、沉得住气,善于从容面对问题,把信念化作丝丝努力渗透到具体工作中,把群众工作做实做透,细致地办好每一件案子。以效果论公正,案件再难再多,工作再苦再累,也要快一点、再快一点,促进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要坚守目标有作为。“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是每一名司法工作者的使命。自立案登记制实施以来,案件数量呈大幅增长态势,同时在工作中还会遇上各种各样的当事人和杂乱的事务,面对重重压力,要把坚守目标与司法为民理念贯穿执法办案全过程,积极回应群众对司法的新要求、新期待,把司法为民的台子搭进社区、乡村,开展诉前调解、法律咨询、巡回办案,努力化解矛盾、定纷止争。不惜使出浑身解数,办好手中的案件,让当事人感受到公平正义。归根结底,法官们一直在用辛勤与汗水追逐着自己的梦想,默默耕耘,永不言弃。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法治中国建设任重道远,法官作为公平正义的守护者,正是因为这份坚守,他们才能着眼当下,在不断的实践砥砺中实现破茧成蝶的转化;正因为这份坚守,他们勤奋、朴实、兢兢业业而不追名逐利,在公正审判中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在默默无闻中见证着共和国法制的风雨!
来源:旬邑法院
责任编辑:师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