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若方式不当,则很可能得不偿失,更有触犯刑律的可能。9月4日,三原法院审结了一起非法拘禁案,被告人刘璋景、王立新、赵金犯非法拘禁罪,均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个月,宣告缓刑,缓刑考验期限分别为一年六个月、一年、一年。
法院经审理查明:2016年12月21日,被告人刘璋景因索要债务伙同被告人王立新、赵金强行将被害人王浩拉上车。在车上,被害人王浩反抗时,被告人刘璋景持刀威胁并限制王浩人身自由,后三被告人将王浩拉至被告人刘璋景老屋内向其索要打井款16000元,并对被害人王浩实施殴打。被害人王浩通过其朋友给刘璋景转账16000元后,几人将王浩释放。经陕西公正司法鉴定中心鉴定,王浩左尺骨骨折属轻伤二级,头部损伤属轻微伤。案发后,被告人刘璋景已赔偿被害人王浩80000元,被害人王浩对被告人刘璋景、王立新、赵金的行为表示谅解。另查明,被告人王立新曾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被告人赵金曾因犯强奸罪(未遂)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刘璋景以索要债务为目的,伙同被告人王立新、赵金非法拘禁并殴打被害人,被告人刘璋景、王立新、赵金的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之规定,构成非法拘禁罪。被告人刘璋景为索要债务伙同王立新、赵金持刀具非法拘禁并殴打被害人,三被告人共同故意犯罪,系共同犯罪。在犯罪中三被告人行为均积极主动,均系本案主犯。但被告人王立新、赵金作用相对于被告人刘璋景较小,系罪责较轻的主犯,故在量刑时应区别对待。三被告人持刀具非法拘禁被害人,量刑时可酌情从重处罚。被告人王立新、赵金分别曾因犯盗窃罪、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其行为属于有前科,故对被告人王立新、赵金在量刑时可酌情从重处罚。案发后公安机关对被告人赵金上网追逃,后被告人刘璋景带领被告人赵金到公安机关投案,被告人刘璋景的行为构成一般立功,依法可从轻处罚。被告人王立新、赵金案发后自动投案,到案后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其行为系自首,依法可从轻处罚。三被告人为索取债务而非法拘禁被害人,量刑时可酌情从轻处罚。案发后被告人刘璋景积极赔偿被害人王浩的经济损失,被害人王浩对被告人刘璋景、王立新、赵金的行为表示谅解,可酌情从轻处罚,逐依法作出上述判决。(文中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