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发生后,伤者病情反复问题通常会导致赔偿者与伤者及家属之间相互猜疑,进而引发矛盾,普通的交通赔偿问题常因此拖延几年的时间,导致赔偿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因此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尤为慎重。近日,泾阳县人民法院第八审判团队审结了一起因果联系问题矛盾突出的交通赔偿案件。
2015年6月,张某在骑行电动车时与李某驾驶的小轿车相撞,致使张某脑部受伤,随后一年多的时间内,张某六进六出医院,2016年病情稳定之时,张某尚能独立行走生活起居也能自理,但2016年年底时,张某病情恶化很快病逝。在这起交通赔偿诉讼中,张某死亡原因与交通事故因果联系问题是双方争执较大的焦点问题。被告方认为,张某上半年尚能独立行走,下半年却突然死亡,且医院病历记载“家属坚持要求出院”,因此对于张某的死因坚决不认可是交通事故所导致的,并申请对死亡原因进行医学鉴定。而张某家属认为,张某身体状况一直良好,但自交通事故发生后病情就一直反复并不断恶化,整个家庭背负大量债务,最后出院也是因为医生认为已无好转的可能并且为了满足张某要求回家的心愿才作出的决定,被告方因为不想赔偿才故意提出这样的理由。因双方各执一词,故多次引发争吵,矛盾不断升级。办案法官意识到双方的矛盾问题主要在于猜疑导致的信任危机,如果能打消被告方疑虑,解开心结,矛盾应该能够得到化解,所以办案法官在做好查阅病历档案、咨询法医人员、查找相同案例等一系列准备工作后,对原、被告双方进行了多次调解,向双方解释医学知识、释明法律规定,并劝说双方应互信互让,进行换位思考。最终,此案的原、被告双方在重新建立信任的基础上达成了调解协议,赔偿款也在一周时间内到位。
法官寄语: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理解,相互体谅,相互理解,退一步海阔,最终才可能化解干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