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丽风和,江山如画。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蓝图早已绘就,击鼓又催征。
近年来,旬邑县人民法院不断强化四种意识,尤其是政治意识、核心意识,在扎实履行审判职能的同时,全力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塑造了忠诚、担当和为民的司法新形象。
扶贫﹢忠诚,服务大局不含糊
扶贫脱贫事关党心民心,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走到前头。“每一名党员法官干警和中层以上领导干部要切实强化政治意识,将脱贫攻坚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认识好落实好,作为一项民心工程部署好推动好。”该院党组书记、院长马亚军多次强调,并率先垂范。
旬邑县马栏镇马栏村、前掌村、雷庄村、转角村是马院长包抓的四个贫困村。5月9日,他会同该院主管扶贫工作的副院长焦继红,再次前往上述四个村督促指导扶贫工作。“村上识别出多少户贫困户?致贫原因分别是什么?去年脱贫几户?有没有返贫的?”在村委会,他详细询问村干部关于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公示、数据清洗、第三方评估反馈结果整改及扶贫资金管理发放、异地搬迁、第一书记驻村履职等方面的情况,并就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要求和建议。特别强调要扎实做好扶贫数据的分类和整理,真真正正的做到贫困人口精准识别,为日后制定精准脱贫方案提供扎实基础。
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该院紧紧围绕各级党委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部署安排,将开展扶贫工作与审判执行工作同部署同推动,该院纪检组将中层以上党员领导干警开展扶贫工作情况纳入纪律作风考核评价,对开展扶贫工作不积极、不作为的干警进行约谈提醒,严肃问责。共召开推进会议 12次,开展入户走访摸排活动9次,发放“精准帮扶明白卡”6000余张。
扶贫﹢担当,“接力”帮扶不懈怠
旬邑县赵家洞村是旬邑法院包抓帮扶的村。从2015年开始,该院积极配合组织部门,先后选任三名“第一书记”,全天候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以勇于担当的精神和认真负责的态度确保驻村帮扶工作不落伍、不出错。
朱春厚同志是该院选派并经县组织部门任命的第二任“第一书记”,作为一名退居二线的老法官,他政治素质过硬、善于做群众工作,作风扎实、甘于奉献。担任“第一书记”后,他积极参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带领赵家洞村“两委”开展工作,提升农村基层治理水平;助推精准扶贫,协助镇村做好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建档立卡、政策宣传、补贴资金管理发放和使用等工作,在与贫困群众朝夕相处中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尽己所能的为贫困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努力引进项目改善赵家洞村基础设施建设,并继续发挥法官余热,为基层农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诉讼服务,送去司法的关爱。
2017年,朱春厚同志到龄退休了,但驻村帮扶任务仍然要继续下去,该院原职田法庭庭长,资深法官杨平怀同志带着组织的重托,毫不犹豫地接过了“第一书记”的“接力棒”,继续发挥带动效应,助推脱贫攻坚工作鼎力向前。
扶贫﹢育根,真情为民不敷衍
扶贫脱贫既要凝聚社会合力,更要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为不断提升贫困群众自我引导、自我管理、自我奋斗的能力,该院在开展扶贫工作的过程中,针对贫困群众在思想观念上存在的不积极、不正向情绪,及时进行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并切实加大对有关扶贫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和解读力度,先后发放扶贫宣传资料8000余册,为贫困群众送去救济款物1.2万元,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脱贫信心,激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时,紧密结合,将助推脱贫攻坚工作与开展诉讼服务结合起来,将发放扶贫物资与进行司法救助结合起来,将入户走访摸底与开展案件回访结合起来,将开展扶贫宣传与推动平安创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的发挥“扶贫+”效应,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辖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