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司法改革 > 机制创新
旬邑法院:以变应变,以改促效,扎实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作者:马颖宏  发布时间:2017-03-22 11:08:45 打印 字号: | |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改革是推动事物螺旋式上升发展的有力路径。今年以来,旬邑县人民法院紧紧遵循司法体制改革的路线图,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全面落实各项改革目标任务,极大地激发了法院工作科学发展的内生动力。

  在深化认识中提振改革信心 确保改革精神领悟到位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认识是行动的指南。为凝聚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思想共识和精神力量,该院不断加大对全体法官干警的教育引导、心理疏导、培训指导力度。在今年年初的春训会上,集中利用两天时间,由主管院长主持召开司法体制改革专题培训会、岗位目标责任指标分析会、司法责任制改革精神解读会以及员额法官座谈会等,在反复的座谈、交流和探讨中,解开思想疙瘩、明确行动指向、准确定位工作着力点。同时,该院院党组在带头学习各类司法体制改革政策文件,研究吃透改革精神要求的基础上,坚持在每周五例会的集体学习中,进行传达强调和安排部署,引导法官干警不断增强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确保改革任务明、改革方向清、改革精神入脑入心。而对于正在等待第二批入额的助理审判员,该院党组在不同的场合积极开展“一对一”谈心谈话,有针对性地了解其思想动向,帮助其明确不足,坚定自信,通过加大激励、督促、引导力度,营造浓厚的思想氛围。

  在积极作为中强化改革担当 确保改革政策落实到位

  改革改的是体制机制,动的是利益格局,唯有将改革意识转化为改革行动,才有可能抵达改革梦想的彼岸。该院建立健全各项改革制度机制,先后研究制定了旬邑县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实施细则》、《司法责任制改革推进方案》、《审判人员入选员额法官遴选方案》“三项方案”,包括《审判委员会议事规则》、《大法官会议规则》、《小法官会议规则》、《司法责任制清单》在内的“三会一清单”和《案件审批制度细则》等制度规定,在修订今年的岗位目标责任制时,密切结合司法体制改革的新标准、新要求,突出改革导向,明确关键指标,着力构建司法体制改革领域的“四梁八柱”。为稳妥推进“谁审理、谁负责”的司法责任制改革,去年该院按照“1:1:1”的比例落实法官员额制改革,18名法官顺利入额,今年,又在此基础上,积极打造“权责明确、分工配合、密切协作”的审判执行工作团队,组建民事、刑事、行政、执行、基层法庭共五个办案团队,每个办案团队下设2—4个不等的办案小组,通过科学配置审判资源、重构审判职权配置、规范审判监督管理,初步形成了“大团队小审判单元”的办案模式和“法官独立裁判案件、院庭长宏观监督、审判团队自我管理”的扁平化管理模式,为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提升效能中树立改革形象 确保改革红利释放到位

  今年的3月8日和13日,在不到一周的短短时间内,该院党组书记、院长马亚军先后开庭审理了杜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和于某危险驾驶两起刑事案件,凸显出该院落实院、庭长带头办案制度已成为常态,不仅有效的缓解了办案压力,更树立了公正有为、敢于担当的法院改革新形象,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交口称赞。同时,经过近一两年的努力,该院已全面落实了立案登记制改革,当场立案率达99.7%,“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也已成为常态。此外,该院通过向当地党委、政府及时汇报司法改革的政策精神,积极协调争取有关职能部门的理解支持,率先在全市法院落实了员额法官职级工资待遇的套改措施,在实施法院人员分类管理改革上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而在完成了员额制法官改革和打造审判执行工作团队后,员额法官的办案积极性、责任感明显增强,案件审执综合质效和结案率明显提升,截止目前,该院办案综合指标达40.04%,名列全市法院第一,全省法院前列,彰显出切切实实的改革成效。
来源:旬邑法院
责任编辑:师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