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许多人徒然具有一副聪明的外貌,却并没有聪明的实质“小聪明,大糊涂”。冷眼看看这种人怎样机关算尽,却办出一件件蠢事,一个机关算尽的人最终会算到自己头上。
故事从这里开始,10月9日三原法院审理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2016年元月,被告陆某因做生意急需资金周转,找到其好友王某,从王某处借款17000元,并书写有借据一份,借款到期后原告多次向被告催要,被告通过微信转账2300元,剩余14700元至今未还,故原告诉至法院请求被告立即清偿借款。
受理了该案后承办法官孔媛详细的了解情况,认真分析案情,找准问题的突破口找证据。被告承认确实欠原告17000元,途中微信还款2300元,通过电子银行转账9920,认为目前自己只欠原告4780元,并出示了转账凭证,对于被告的陈述和提供的证据,看似合情合理没有说谎,可是法官心里有了疑惑,为何原告陈述被告只给自己微信转账了2300元,叫来原告了解情况后,原告陈述:被告所述通过电子银行转账9920其实是套现的钱,原因是朋友刘某的父亲住院急需用钱,刘某有信用卡,故而原告自己找被告还钱,被告说没钱,但是有pos机,让原告把刘某的信用卡拿到他那儿去,套现10000元,先把这10000元打到被告账户,然后由被告再把钱打到原告账户,再由原告把钱打到刘某账户。面对原被告的陈述,孔法官叫来刘某,刘某出庭证明自己让原告用信用卡在被告pos机里套现,并将钱转给了自己。对于被告矢口否认自己没有pos机,自己是通过电子银行转账了9920元。承办法官到某信息公司陕西运营中心调取了被告在该公司办理pos机及刷卡记录查明了其2016.5月被告在该公司通过系统录入手机刷卡pos机一台用于交易。信用卡资金流向、资金明细、办理pos机及刷卡记录,一份份证据摆在面前,被告终于低下了头,经承办法管主持调解,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了调解协议,被告自愿偿还原告借款。自此,案件得以圆满解决。
自作聪明的被告陆某本以为原告没有证据,自作聪明狡猾抵赖拒不还钱,结果却丢了信用失了朋友。俗语云:“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正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绝妙写照。耍小聪明的人头上都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剑”,这把剑随时会落到聪明者的头上,斩下他的头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