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调研之窗 > 法官论坛
乾县法院:做好群众的贴心人
作者:范严忠  发布时间:2016-09-29 14:49:37 打印 字号: | |
  一切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人民法院肩负着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神圣使命,因此,从我们的党、我们的司法机关诞生那一天起,就牢固树立了深入群众、服务群众、心系群众的为民利民思想,让每一个人民法官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长期以来,为全面贯彻落实司法为民各项措施,人民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既是司法工作部门,也是群众工作部门,首先承担的是对人民群众的责任。人民法院处在化解社会矛盾的第一线,直接面对广大群众,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 一个重要纽带和桥梁。做好新形势下人民法院的群众工作,是人民法院每个法官干警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法官要想踏实认真践行好群众路线,就必须不断增强对司法人民性的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和实践认同,从内心深处打牢司法为民的思想基础。坚持把司法为民作为根本宗旨和核心价值理念,始终牢记审判权来源于人民群众,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关注点作为审判工作的着力点,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

  一、采纳各方建议,倾听百姓心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老百姓法律意识的提高,参与权益的热情和需求也越来越高,民众表达意见的平台也更加多样。对于基层老百姓来说,涉及到本村、本人的相关的权益,就要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了,而且还要求与相关部门沟通,这种声音也越来越强。践行群众路线,利用工作空余和节假日休息时间,深入村屯、社区逐户走访,对所到的每一家、每一户坚持采用“面对面、手拉手、心贴心”的走访形式,带着深厚的感情与群众倾心交流、真心沟通,真实地了解群众的所想、所需、所求、所盼,解群众最急迫问题,通过走访群众,拉近与基层群众之间的距离,可以详细了解群众的家庭基本情况、主要经济来源以及收入情况,存在的困难以及需要帮扶的事项,并对群众一对一的普法,认真听取了他们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法院将对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全面梳理,对于能够及时解决的,要提出明确的解决时间表和具体举措,涉及长远发展的,抓紧开展前瞻性研究,对涉及上级法院的,积极主动向上级沟通,对于不属于法院职责范围的,则积极向区级有关部门协调解决。

  二、把问题视为家事,为群众排忧解难

  要切实提高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水平,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遇事多和群众商量,视群众为“家人”,视群众反映的问题为“家事”、视群众工作为“家业”,做掏心窝子的知心人。要能够沉得下架子,俯得下身子,耐得住性子,坐得住“灰板凳”,喝得下“粗茶水”,聊得好“话茬子”,做到用心交流,促膝长谈,做到问有所答,无话不说,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思想上形成共呜,从心灵上构建信任。做脱贫致富的领路人,下到基层,深入一线,了解实际情况,解决切实困难。工作先行一步,思想要想深一层,智慧要胜人一筹,计策要高人一招,用攻艰克难的勇气,攻无不克的豪情,战无不胜的能力,恪尽职守的担当,带领群众分析具体问题,解决实际困难,谋实发展计策。与群众坐在一起,聊到一处,想到一点,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感同身受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用真心换真情,消除隔阂,接近距离,增进感情,做到鱼水情深,惺惺相惜,让人民群众从内心接纳和喜欢,产生思想和情感共呜,达成行动和奋斗共识,真心实意,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满怀深情地为群众排忧解难,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发挥各个方面的职能和力量,把矛盾化解在初始;对于进入诉讼的,要充分体会当事人的处境,本着从根本解决纠纷的态度,公正高效地审理案件,同时适当地联合村、镇做好案外的调处工作,实现案结事了,真正为百姓排忧解难

  三、积极送法上门,传递司法正能量

  积极有效的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能动司法,深入社区、乡村、企业、学校、军营,经常性开展“五进”活动,上门讲法制课、上门征求意见和建议、上门送温暖等活动,通过接地气举措,有效的提升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沉下身子走进群众中,倾听基层群众的呼声,拉近法官与群众的距离,贴近基层群众的生活,回应基层群众的需求,保障基层群众的权益。就地化解矛盾,促进基层建立群众依法自主协商解决纠纷机制,不断拓展解决纠纷的渠道,把法官工作室打造成法院与基层组织和人民群众沟通与交流的纽带,发挥法官工作室机构设在基层、服务基层的优势,积极引导广大群众通过合法、有序的途径反映诉求、解决问题,将法院司法亲民、爱民、为民的司法理念传递每个群众,让他们感受到法院的法制阳光与正能量,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法院工作说到底是为人民服务的,当然也就离不开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我们就会陷于被动。人民法院要完成好繁重的工作任务,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全心全意服务于群众。因为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心把群众当亲人,就能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心怀群众,一心一意为群众谋利益,就能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只有把群众当亲人,处处为群众着想,把群众的疾苦冷暖放在第一位,时时为群众排忧解难,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法院的决策和各项工作才能真正符合客观实际以及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只有贯彻群众路线,主动贴近民心,切实把握民意,全力保障民生,认真维护民利,也只有这样,才算是贴近人民群众的需求,符合人民群众的心声。
来源:乾县法院
责任编辑:师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