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苑文化 > 文学作品
咸阳中院:党员干工作不能等待任务来敲门
作者:杨向勃  发布时间:2016-07-06 11:25:43 打印 字号: | |
  入党之初,我们都是积极要求进步的鹤立鸡群的有志青年,也曾经受住组织的严格考察。我们之所以成为先锋队队员,是因为骨子里流淌着先锋战士的血液,具备了先进工作者本能的热情和潜力。在“两学一做”活动如火如荼进展的新形势下,如果你还在上班时间玩纸牌或手机的话,请放下诸如此类的游戏工具,改变慵懒浮拖、朝气不足的被动局面,不断催生工作内动力,主动敲开任务的大门。

  一要端正态度,激发动力。一个机械表,如果等指针停止走动时才去上发条,就需对照别人的手表来调整自己的时间。实践中,“拨一下,动一下”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对工作被动应付的态度。这个比喻很形象。态度支配行为,做事首先应端正态度。工作被动应付,会使自己因“慢半拍”而滞后于人,在计划上,比别人筹划的晚;在行动上,比别人起跑的慢;在终局上,比别人结束的迟;在质量上,比别人评定的劣。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习惯拖沓办事,最终也会“挨了鞭子也耕了地”;在分内职责之外主动找任务去做,才可能受到表扬。党员对待工作,应持有积极向上的态度,要像谈恋爱一样寓情其中、永追不舍。

  二要强化标准,催生动力。做事情同计算数学题一样,把“1+1”的结果计算成“2”或“3”,都表示做完这道题,但前者计算对了得满分,后者计算错了得零分、等于没做。有的人在计算出结果后,还去分析“1+1”为什么等于“2”,进而总结出“1+2=3、1+3=4……”做事情不能只注重过程、觉得任务完成了就万事大吉,要追求成果、重视工作质效。有的同志对工作认真负责,做事强调效果,总感觉事情做不完、时间不够用;有的却时常感觉没事干,时间过得很快。究其原因,正是由于满足于低标准而导致工作内动力不足。《孙子兵法》有云:“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降低标准,会使人变得慵懒。党员不比普通同志,更应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质效牵引下催生动力,使自己变得积极主动。

  三要勤于精业,积极作为。勤能补拙的道理大家都懂,实践起来却并不简单。一要勤于用脑。做事如同撰稿,首先要构思,如果不主动去想,就没有思路。有的人不善于思考,工作没有思路,也便不知道该干些什么。勤思,能产生智慧、方向和力量。唯有勤思才会产生想去做事的念头,进而主动敲击任务的大门。二要勤于动肢。脑袋只是支配肢体的器官,不能用来走路。有了思路就要朝着奋斗目标积极去做事,否则思路只能成为空想,终将一事无成。“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党员在工作中,应力戒懒惰思想,让肢体动起来,做到脑勤、嘴勤、手脚勤。

  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作为先锋战士,不能把自己等同于普通一兵,应以大无畏的精神迎难而上、砥砺奋进,始终冲锋在各项事业的最前沿。
来源:咸阳中院
责任编辑:师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