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苑文化 > 文学作品
旬邑法院:看看法官对全国各地高考作文如何立意
作者:王栋  发布时间:2016-06-13 10:40:34 打印 字号: | |
  6月7日,备受关注、全国瞩目的2016年高考如期拉开序幕。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无疑又是大家瞩目的焦点,各路人马开始“激扬文字、指点江山”对高考作文进行评析。当然,法官也坐不住了,让我们看看法官对各地的高考作文是如何立意的。

  全国一卷 (漫画作文 奖惩之后)

  (适用地区:河北 河南 江西 广东 安徽 湖南 湖北 福建 山西)

  “罚则显示公正,赏则显露温暖”。“止纷争,定生杀”是法官的职责,公平公正、赏罚分明是正义的底线, 在法官的眼中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触犯法律与否,但法律也有温情,对待犯罪者,要在合适的时机给予司法的关怀,让其体验法律的温暖,公正与温暖的结合才是司法为民的宗旨体现。

全国二卷 (谈提升学习语文的感受和思考)

  (适用贵州、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内蒙古、新疆、陕西、重庆、海南)

  “法官之于语文,密切不可分割也”。评价一个法官能力的强弱,其实是从几种能力体现的,法律适用能力、庭审驾驭能力、裁判文书制作能力、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法律适用需要理解,庭审驾驭需要表达,裁判文书需要写作,群众工作需要素养。法官之于语文,密切不可分割也。

全国三卷(小羽的成功创业故事)

  (试用于四川、广西、云南)

  “规范是市场的前提,法治是创新的保障”。在市场经济日益复杂的今天,规范管理变得尤为重要,如果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市场只会一片混乱。“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而法治则是创新的基本保障,规范管理需要法治保障,公平竞争需要法治保障,小羽的成功创业经验:着眼于规范,赢在创新,法治却是先决条件。

  天津卷(传统的阅读方式和新媒体阅读方式)

  “青春须浩瀚,法官要阅读”。谁的青春不叛逆,谁的青春无遗憾,但浩瀚的书海永远都是青春最美的华章。你有选择阅读方式的权利,但绝不能舍弃履行阅读的义务。就法官而言,工作的繁忙,只有阅读可以让其静下心来,为其生活打开一扇窗户,让“心”永远在路上,传统阅读有其自身的魅力,新媒体阅读也具备时代的特色,闲暇时读书,繁忙时“百度”,何乐而不为之?

  北京卷(《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何以震撼)

  “最原始的呐喊,最纯真的法音”。一曲华阴老腔,酣畅淋漓之余让人反省,我们多少原始的传统被人遗弃,我们多少祖先的礼仪被人淡忘。华阴老腔的震撼源自于对传统的呐喊,源自于对现代人的惊醒。社会的发展,让太多人没有了道德的底线,让太多人游走于法律的边缘,我们丢失了最原始最纯真的理念。古有商鞅变法,今有依法治国,何不让我们法治的道路上从追溯传统开始。

  山东卷(准备的行囊)

  “备好行囊前行,做足准备司法”。备好了行囊的前行才会无忧,做足了准备的司法才会“民同”。司法的道路艰辛而又漫长,作为司法工作者,行囊的准备中有几件不可或缺,甚至将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那便是“司法为民的决心,坚定不移的政治信仰,理论扎实的司法素养”,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做足准备,风雨兼程。

  江苏卷(话长话短)

  “人民法官没有话长话短”。也许你追求语言的完美,加长了表达的时间,也许你追求语言的精湛,缩短了话语的权限,但如果你是一名人民法官,在你的工作中就没有“话长话短,有的只是司法为民的“唠叨”,服务群众的善言,有的只是法庭上的开门见山,法庭下的千叮万嘱,作为法官,你没有“话长话短”。

  浙江卷(虚拟与现实)

  “虚拟的世界,解不了法官的现实”。也许你总是认为法官工作高贵而又光鲜,也许你总认为法官职业威严而又受人敬畏,那么这只是虚拟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法官不是“官”,他们背后也有太多的辛酸,他们追求法治而受太多人的非议,他们因为惩治犯罪而被不法者伤害,他们追求公平,却总受到“不平等”的对待,虚拟的世界永远理解不了法官的现实。
来源:旬邑法院
责任编辑:师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