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聚焦法院
【咸阳日报】有信仰的地方就是归宿
——记渭城区法院秦汉法庭庭长王永清
作者:吴红  发布时间:2016-06-06 10:01:52 打印 字号: | |
  她是一个川妹子,一头短发透着股利落爽快的“辣”味;她是一名法官,一门心思扎根于接触群众最多的前线。她是渭城区法院秦汉法庭庭长王永清。

  1995年,王永清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渭城区法院,从书记员一步步做起。在渭城法院有这样一个数据,王永清连续5年个人结案数排全院前列,承办的案件服判息诉率97%。“解开当事人的心结,成功调解是最好的化解方式。”一直在民商事审判工作第一线的王永清说,“搞清法律关系,查清是非责任,调解起来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当事人也愿意接受我们的调解意见。”

  任何事情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并不容易。从繁杂的卷宗当中抽丝剥茧,找准当事人的矛盾焦点,考验的不仅是王永清的耐心、细心,还有她司法为民的赤诚之心。

  “周某的一跪,让我至今难忘。”谈到多年的办案中最难忘的一幕王永清回忆。

  王永清口中的周某,因体弱多病,加之下岗后无经济来源,无力支付孩子韩某的抚养费用。在韩某面临休学的情况下,将母亲周某告上法庭。王永清是这起抚养费纠纷案的主审法官。了解事情的详情后,她前往韩某所就读的学校,经过多方做工作,学校答应帮助韩某减免相关费用。孩子上学的问题解决了,但横在这母女俩之间的心结越结越大。于是,王永清一边找到韩某谈心,消除与其母亲之间的矛盾。同时,她还四处联系爱心企业,最终帮助周某找到工作单位。

  案件审结后,周某来到法院,在看到王永清的那一刻,“扑通”一声跪在她面前。她紧忙上前扶起周某,轻轻拍了拍周某肩膀,鼓励她好好生活,多关心孩子。

  2012年初,因工作需要,王永清来到秦汉法庭并任庭长一职。辖区内新城建设拆迁,矛盾尖锐,案件数量多。大多数村民不懂法律知识和程序。王永清在办案的同时,还当起来法律知识的宣传员和讲解员。

  从毕业到单位,从机关到法庭,王永清把自己最宝贵的20年献给了审判事业。20余年风风雨雨,不知不觉间王永清已把他乡当成了故乡。她说,工作在此、信仰在此、归宿亦在此。
来源:咸阳日报
责任编辑:王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