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司法为民 > 法律常识
旬邑法院:诉讼时效期内维权至关重要
作者:姚二鹏  发布时间:2016-04-25 16:23:45 打印 字号: | |
  近日,旬邑县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最终原告因未在诉讼时效期内主张自己权利,而被告在诉讼中明确提出诉讼时效抗辩,致原告最终败诉。因诉讼时效抗辩败诉在司法实践中是一种普遍存在却让普通民众不易理解的司法现象。今天介绍下诉讼时效。

  1、到底什么是诉讼时效呢?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时效期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法律之所以规定诉讼时效,主要是为了促使当事人及时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避免生产生活中太多的法律关系处于不确定的状态。

  2、诉讼时效期间经过后,会引起什么样的法律后果?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当事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变为自然债务,这也就是说如果对方愿意偿还债务法院不会阻拦,但若是对方不愿履行相关义务,权利人的权利不再受法律的保护,即原告丧失胜诉权。

  3、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是否会主动审查适用诉讼时效规定?

  根据法律规定,法院不会主动适用诉讼时效,在诉讼中,一方当事人主动提出,法院方会审查适用诉讼时效。

  4、民事诉讼时效的期间一般为多久?

  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期限一般为2年,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里的另有规定包括但不限于《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的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者拒付租金、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四种情况的诉讼时效为1年。

  5、那到底怎样才算过了诉讼时效?

  从权利主体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中间没有中止、中断的情形发生,经过法定期限后(这里的法定期限由法律明文规定),就过了诉讼时效。

  6、那怎样做才能不因诉讼时效而败诉呢?

  与对方尽快协商解决纠纷并保留相关维权证据,协商未果应及时咨询相关法律人士,及时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来源:旬邑法院
责任编辑:王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