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年催债路终于走到头,本以为没有希望了,谢谢法官,感谢人民法院!”年逾七旬的张久(化名)紧紧握住法官的手感激地说。 近日,张洪法庭成功调解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有效地化解了当事人之间的矛盾,使案件得到了妥善处理。
王长(化名)系张久(化名)的妹夫。1997年,王长从张久所经营的砖厂拉走2750元的建筑用砖,并给张久书写欠条一张。1999年,王长归还张久30元砖款,2014年王长又归还300元,下余2420元经张久多次催要王长一直未为给付。为此,张久于2016年1月份起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判令王长归还所欠自己的砖款2450元,利息1970元,共计4390元。
案件审理过程中,承办法官经过了解得知双方系亲戚,原本关系不错,并且经常一起做生意,且原告张久年事已高,如果判决的话,将对双方日后的生活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同时,法官也了解了产生纠纷的症结所在:王长之所以未能及时归还张久砖款,主要是因为在张久经营砖厂时,自己给张久帮了不少忙,所以不愿意归还砖款,双方家人也为此发生过争执。考虑到双方存在的亲情关系及纠纷产生的缘由,承办法官决定组织双方进行庭前调解,指出王长在该起案件中存在的过错,不能因为自己之前帮过张久,就不归还张久砖款。同时,建议张久考虑到王长的实际状况,从亲情出发,作出适当的让步。看到法官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原、被告双方均表示愿意各让一步。看到双方能够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谈,法官从亲情入手化解心结,耐心做双方思想工作。通过情理法并用,最终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调解协议:王长自愿归还所欠张久砖款1600元,张久也放弃了其它诉讼请求。 至此,一起亲友间的纠纷得以化解,双方握手言和。调解签字后,原、被告双方均称,“是法官的耐心让我们之间的亲情继续保持,我们老百姓需要这样的好法官。”
至此,一场旷日持久的买卖合同纠纷就此化干戈为玉帛,张久对法官充满了感激,于是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