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调研之窗 > 法官论坛
乾县法院:合法权益受侵害 法律武器来帮忙
作者:徐闫圆  发布时间:2016-03-22 09:29:05 打印 字号: | |
  近几年,网上购物已经悄然兴起,成为广受欢迎的购物方式之一,与传统购物相比,网络购物更方便,不出门户就可完成购物过程,不必为购物跑商场,可以节省许多宝贵时间;商品信息量大,可比性强,容易选中满意商品;网络的营销成本低,可以免去昂贵的店面租金及许多相关开支,商品价格往往低的多。但是网络购物的风险性、安全性并没有随着信息化发展而有所改观,相反的,由于网购的虚拟性、开放性,使得网络购物形成巨大优势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法律问题。

  一、在网购中,消费者的权利很容易受到侵害

  1、消费者的知情权难以保障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购买权、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在传统的购物方式中,消费者的知情权很容易得到保障。但网购时,由于网络的虚拟性,消费者无法亲眼看见商品实物,更不能亲自感受商品的性能。消费者所关心的商品的价格、质量、材质、生产日期、保质期等等内容,只能从商家提供的图片和文字中去了解,很可能了解的信息和真实商品之间存在差异。有些不法商家甚至大量发布虚假夸大的信息,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收到的商品与网上看到的商品货不对板,极大的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2、网上交易安全难以保障

  在传统的购物方式中,当面挑选,当面交易,当面支付,简单明了。但在网购时,交易安全性存在很大的漏洞。一般网购时,都是货到付款,可是经常会出现消费者收不到商品的情况,而且无法追回货款。支付宝的出现虽然促进了网购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网上银行发展不健全,不法分子通过程序盗取用户信用卡和账号的情况时有发生,使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害。

  3、退货换货难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按照国家规定或者与消费者的约定,承担保修、包换或者其他责任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或者约定履行,不得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

  在网购中若商品出现质量问题,退换货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如果不是消费者主动提出,很少商家会提供相应的凭证或购物发票,这样一旦发生纠纷,经营者往往找各种理由拒绝退货换货。另外,网购一般采用的物流、快递速度较缓慢,消费者退货换货时间花费较多,这些都大大的加重了退货换货的难度,因此,一些消费者只好作罢。

  二、网络购物是把双刃剑,既方便了消费者,又使消费者深受其害。因此消费者在网购时一定要多观察多看:

  1、看网站

  网购时要选择制度比较完善的,信誉较好的网站的进行交易。

  2、看价格

  在一些网站上,有许多产品以低于市场价一半或者更低的价格出现,这种商品有可能是二手货或残次品,这种价格过于悬殊的商品,要谨慎购买,不要轻易相信“该商品参加网站的特价活动”等夸张的宣传。

  3、看信誉

  网购网站通常以许多等级来评价商品及卖家的信誉度,消费者在评估商品质量及卖家信誉度时,除考虑上述因素外,还应浏览其他买家对该卖家及所售过的商品评价。

  三、2014年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后,有许多亮点,让消费者的关心的网购事宜法律化,缓解了购物时的担忧。

  1、“知假买假”不影响主张赔偿权利

  2、网购商品,有权无理由七日内退货(消费者定做的、鲜活易腐的、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交付的报纸、期刊,或其他根据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除外)

  3、不公平“格式条款”一律无效

  4、保障消费者个人信息不被泄露

  5、网店“跑路”电商赔偿

  6、惩罚性赔偿金额保底500元

  7、消费者协会有权提起公益诉讼

  四、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对网购的热潮,相关法律政策逐步健全,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出台,极大的保障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但随着网购的人数巨增,网购中问题也越来越多。据统计,截止2015年底,网络购物的投诉案件有14.58万件,同比增长了87.3%,与“十一五”末相比增长了77.67倍,连续两年排在服务类投诉首位。从投诉问题看,网络购物商品质量和虚假宣传等问题比较突出,投诉量分别为3.7万件、2.21万件。商家拒绝执行“七日内无理由退货”规定,发货延迟也在投诉之列。因此提醒广大消费者,为了避免纠纷产生,交易双方可以保存交易记录,以作为纠纷处理时的证据。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勇敢的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来源:乾县法院
责任编辑:师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