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苑文化 > 文学作品
淳化法院:妻 子
作者:和宁  发布时间:2015-11-04 16:43:33 打印 字号: | |
  1986年的春天,在黄花山下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在地窑院的土窑洞里,我和妻子结了婚。婚前,没有过花前月下的谈情说爱,也没有“我爱你一辈子”的誓言,我们是经媒妁之言,相互认识。在我们见面之时,我说,我自幼离父,兄弟姊妹多,家里很穷,婚姻是人生大事你要考虑好。她便说:“我嫁给你,不是图你的家庭条件,我跟了你,就能接受你的家庭,只要我们走在一起穷能变富。”就这样她带着不知艰辛的单纯,不怕别人说“这女子嫁不出去,去跟那穷小子”的闲话。从比较殷实的娘家嫁到我这个穷家,“三天回门”过后,我去单位上了班,妻子便下地干活了。

  我们家里农活太多,除了耕种收割,种烤烟、务果园也是一个费时费工的苦活。为了给家里多增加收入,妻子起早贪黑忙碌着。为了这个家,妻子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有一次,妻子拉了一桶子水回家,下洞坡时一个人由于身单力薄,扛不住架子车,下坡时脚下一滑,车子侧翻后将她夹在了门框,所幸造成皮肤擦伤,承受了皮肉之苦,无有大碍。还有一次,妻子为果树蔬花,沿着木梯上树,她手持剪刀伸长手臂去勾花下来,结果那树枝突然断裂,人从树上掉下,导致腰脊椎骨折,卧床数月。儿子出生时,妻子当天还在地里干活,晚上儿子就呱呱落地。没等到百天,妻子又下地干活了。

  我自幼丧父,是母亲拉扯我们长大,妻子深知母亲一生命运坎坷历经苦难,孝敬我母自不待言。母亲患肝硬化腹水十多年,尽管自己白天劳累,晚上,她不会忘记为母亲熬中药,药煎好后,为母亲喂药。我忙于工作很少回家,家里的一切全凭妻子料理,对妻子的辛苦,我深感内疚又心存感激,是妻子替我尽了孝。那时我的工资低微,生活艰难,但每到过年时,她宁愿自己不买衣穿,给母亲买一件衣裳是必须的。

  我兄弟姊妹多,我们结婚后弟和妹一直随我们一起生活。母亲常年有病,弟和妹都在读书,一切繁杂家务全靠妻子操劳。妻子虽没有多少文化,但他懂得“长嫂如母”的古训,她对弟和妹的照顾无微不至,至今小妹虽已嫁人,回娘家第一句问我:“哥,我嫂在家不?”。嫂子在家她们有说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情。可见姑嫂情深。

  在我还是临时工的时候,是我最艰难的时期。那时候,不但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我还参加了自学考试,要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又对家里的事常常放心不下。妻子理解我的难处,对我说:“你只管安心去学习,不要操心家里的事,家里有我哩。”家里的果园管理、种植烤烟成了她一个人的事,再苦再累她毫无怨言。后来,我通过自学考试获得了法律专业毕业证书,成为“五大”毕业生,被招录为国家干部,心想,我有今天是有着妻子的一半功劳啊!

  母亲去世后,妻子望着空旷的院落,望着母亲住过的窑洞,再也没有人为她做伴,没有人陪她说话拉呱,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欢声笑语,下地干活回来叫妈再也无人应声。妻子无比伤感,越想母亲越哭得伤心。毕竟我在外工作,她们娘俩在家生活、劳作,相互照应十余年,婆媳关系相处甚好。后来二弟因车祸去世,事发突然,路途遥远,我决定自己去事发地料理后事。临走时也未跟妻子说,妻子知道后,便打电话安慰我,并让我遇事不要慌,并叮嘱我把二弟的后事处理好,家里的事由她来操持。二弟去世后,提起二弟她总是泪流满面,父亲走得早,她深知我和二弟手足情深,是相依为命的弟兄,而且二弟在家时是唯一帮扶她的人。

  风雨同舟三十载,夫妻两地分居二十年,我为工作忙碌,常常顾不上家,妻子挑起所有家务,养儿育女,默默劳作,我们之间从来没说过“我爱你”之类的话,妻子却为我做出牺牲,她把爱深藏在心底。她陪我度过艰难困苦的岁月,她伴我熬过凄风苦雨的时光。她把我的母亲当作自己的亲生母亲,把我的弟和妹当做自己的弟和妹,当我不能为家庭尽职的时候,她替我尽职;当我不能为母亲尽孝的时候,她替我尽孝;当我伤痛的时候,她来安抚我。

  随着无情岁月的流逝,我们渐渐老去。一路走来,我亏欠妻子太多,看着妻子身心疲惫满脸憔悴的样子,怎能不让我心疼。她尊老爱幼,为了孝敬母亲,为了子女的成长,为了家庭的幸福,为了我的进步,为了我们这个家庭付出的太多、太多。

  如今,我们已到知天命之年,经历了三十年的风风雨雨,同甘苦,共患难,我们夫妻共同的相守相助是我们最相通的语言,最真切的爱!谁说我们没有共同的语言?谁说我们只有亲情没有爱情?我们生活了几十年,“我爱你”从未说出口,今天我要对妻子大声地说:“妻子,你是我的最爱!”有你这样的贤妻,有我们这样质朴的爱,我已满足,今生无悔!
来源:淳化法院
责任编辑:师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