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了“三严三实”的要求。其中“严以律己”,是指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习总书记的谆谆告诫,是党员领导干部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做人之本、行为准则。我们必须深刻领会、躬行实践。
作为一名法官,更要恪守“严以律己”要求,坚持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责任思维,做到心存敬畏,行有所止,唯此才能更好地依法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依法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依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严以律己”必须坚持法治思维。手握戒尺,最重要的“戒尺”就是法治。必须经常对照国家法律和党的纪律来约束言行,这是严以律己的“规则层面”要求。要强化规则意识,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将法纪规则化做心中戒尺,经常对照检省自身,对照整改工作。司法工作事关国家法律实施,事关公平正义,事关百姓安居乐业,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因此,政法干部必须坚持法治思维,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要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着手,向群众满意的方向努力。从法院的情况看,当前,首先要认真查摆和着力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立案难、诉讼难、执行难”,“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为内容的“六难三案”问题。要立行立改,即知即改,善作善成。要通过法治的方式来解决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切实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在这方面,我们今年开展了“司法行为规范年”活动,对法律没有规定或有规定执行不好的司法环节进行专项治理,重新制定了30余项规范,对立案、审判、执行、政务管理等各环节,从语言、着装、程序进行全方位规范,把“严以律己”的要求落实在具体司法实践中。现在,我院司法行为日趋规范,“崇尚法律、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共同的工作理念和行为准则。
“严以律已”必须牢固树立底线思维。《礼记•中庸》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古人对底线思维高度凝练的概括。政法部门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准确判断司法实践中面临的各种压力和挑战,规避风险,减少失误。只有这样才能有备无患,不至陷入被动局面。这是严以律己在“内心层面”的要求。树立底线思维,就要加强修身,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除却心灵杂尘,不存非份之想。 要“日省吾身”,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抛弃欲望贪念,不越雷池,不触红线,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近年来,旬邑法院始终坚持从严治院理念,加强队伍建设,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开展“两学一读”、创建“书香机关”、“三严三实”等主题教育活动,举办革命传统教育、法官宣誓、向先进人物学习等活动,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政治立场、树牢法治信仰、坚守政治规矩、严守政治纪律。二是加强司法能力建设,提升司法水平。坚持周五例会学习,举办审判实务研讨、专题讨论、专家授课、专题讲座等活动,认真组织法官干警学习三大诉讼法及司法解释、行政诉讼法等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同时鼓励支持干警参加省市法院专题培训、在职教育等活动,全面提升法官干警庭审驾驭能力、证据认定能力、裁判文书制作能力、做群众工作能力、信息化应用能力和司法宣传能力,提高了法官干警新常态下的审判执行工作能力和水平。三是加强司法作风建设,树立一流形象。继续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整改活动,严纪律、转作风、树形象,从着装、审判纪律、工作纪律、考勤纪律、司法礼仪、司法规范等方面进行整改落实,全体法官干警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作作风昂扬向上、团队意识牢固树立、创先争优氛围高涨、司法形象牢固树立,有力推动了以审判工作为中心的各项工作,赢得了人民群众充分肯定。四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确保公正廉洁司法。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进一步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深入开展“增强党性、严守纪律、廉洁从政”专题教育活动,推进司法廉洁教育常态化,以反面典型加强警示教育,促使全体法官干警保持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守住公正司法的职业道德底线,确保文明司法、严格司法、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严以律已”必须牢固树立责任思维。随着国家反腐力度不断加大 ,“为官不易”,领导干部的职级职位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要心存敬畏,要敬畏人民,敬畏权力,敬畏法纪,这是“行为层面”要求。因此,更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要通过深入推进司法改革,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严格执行案件过问留痕制度,实行责任与权力捆绑,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的触觉就延伸到哪里,避免法官司法行为失范、司法责任缺失。没有责任思维,就不会敬畏权力,就不懂行有所止。经验反复证明,腐败总是发生在权力不受约束、视戒尺为无物的地方。“政者,政也,己不正焉能正人”。正因此,政法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起责任意识,正心、正行、正身、正风,慎权、慎欲、慎微、慎独,工作上要勇于负责,敢于担当,敢于涉险滩,敢啃硬骨头。生活上要怀淡薄之心,洁身自好,禁住诱惑,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拿的不拿。清白为官,本色做人,表里如一,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树立起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
总之,严以律已,就是要求我们领导干部少一点浮躁心态,少一点短期行为,多一些严谨作风和科学精神,多一些立足于让群众满意的价值追求。在谋划发展和群众工作中要多做厚积薄发和雪中送炭之事,以严谨的态度引领未来发展。就我自身而言,谋划工作的全局意识还不够强,面对一些司法难题也存在回避思想,对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新形势下的法院工作职能还缺乏准确有效的预研预判。在今后的工作中不仅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更要深刻查摆自己“不严不实”的一些问题,切实整改。同时,要坚持“三个必须”,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使各项决策和措施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必须遵循规律,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必须符合科学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