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苑文化 > 文学作品
兴平法院:武功游览记
作者:李军委  发布时间:2015-10-19 10:49:48 打印 字号: | |
  武功县历史悠久,英豪辈出,有中国农业发祥地、炎黄子孙的摇篮之说,我早有尽兴一游的梦想。今天终于摆脱繁重的文案工作,约来队、老顽童、小吴骑行武功,饱览朝思暮想的美景。

  一百公里的路程,对我们几个强驴来说是休闲游,自然是信马由缰,随心所欲。在谈笑风生、从容不迫中骑行两个多小时,来到苏武故园,这是我梦寐以求的圣地。苏武故园东临漆水,西依凤岗,背附青山,墓穴坐东朝西,实属风水宝地,乃"武功八景"之一。门楼上镶嵌着华国锋题写的“高风亮节”四个大字,在阳光下格外耀眼,正门为仿汉阙门,青砖灰瓦,四阙三开。顺阙门而入,苏武仗节牧羊的塑像迎入眼帘,他手持汉节,胡须飘扬,遥望长安,身后几只小羊相偎,给人威武不屈之感。在苏武大殿中,图文并茂的再现他在匈奴牧羊风雪、啮雪咽毡十九年的苦难情景,时光仿佛穿越到两千多年前的西汉。苏武陵墓依照汉代风格,封土为覆斗状,上面芳草萋萋,碑文由清陕西巡抚毕沅所书,旁边两只栩栩如生的石羊,千百年来守候左右,貌似在诉说苏武贫贱不移,威武不屈,不辱使命,不辱气节的不朽往事。我茅塞顿开,法官头顶国徽,肩扛天平,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清贫,践行“三严三实”,苏武就是尺子和镜子,我情不自禁的双膝下跪,向苏武三叩九拜。

  随后,我们辗转来到报本寺,身为李氏后裔,当然是满怀迫切。报本寺原是李渊的私家宅院,李世民出生在此处。“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为报母亲十月怀胎、临盆苦难之恩,舍宅为寺,名曰“报本寺。”历经天灾人祸,如今这里只剩一座塔高耸云端。这座七级八面的阁式砖塔,每层有四个门洞,真假相间,变化有序,塔身面阔和高度逐层递减,出檐呈叠梁式,柱额上安置砖雕转角,站在塔顶可以饱览武功镇全景。听说每到春季,胡燕嬉戏于塔顶周围,场面雄伟壮观,人称“胡燕朝塔”。报本寺凋零残败,但神韵依旧,保佑着一方风调雨顺。这块祥龙福地造就“贞观之治,”文人墨客、达官显贵不远千里,前来参拜祈福。

  做客武功县,午饭一定选择旗花面和烧鸡,旗花面以汤汁浓郁鲜美,面条滑而柔韧而享誉三秦。烧鸡肉嫩离骨,酥烂无渣,醇香可口久负盛名。我们酒足饭饱后,来到这次骑行的最后一站——教稼台。

  相传,后稷从小受母亲感染,潜心专研农耕技术,用胆略和智慧开创农耕文化之先河,被尧帝举为农师,树艺五谷,教民稼穑,使人类结束茹毛饮血的游猎生活,生动事迹在《山海经》、《诗经》、《史记》都有记载。教稼台是后稷向万民宣讲稼穑百谷之道的场所,是中国、乃至世界农业的在这里发源,庭院里后稷的坐像栩栩如生,他手握农具,怀抱谷物,慈祥的遥望涓涓不息的漆水河,好像在期盼华夏大地稻浪滚滚,这座明清风格的建筑,酷似烽火台,四周都辟有个门洞,寓意一年春、夏、秋、冬四季,台体四周护栏桩数恰好为二十四级,隐含二十四节气;通往其顶的台阶有五六之分,象征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下午五点,我们踏上回家的路途,短暂骑行,受益终生。
来源:兴平法院
责任编辑:师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