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官风采 > 法官出镜
渭城法院:王永清庭长的法庭情结
作者:王亚秦 吴红  发布时间:2015-10-12 14:57:20 打印 字号: | |
  当我得知被任命到这个法庭当庭长时,我心里没有把握是否能当好这个庭长。但是我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要把这里每个案件办好,把同志们生活照顾好,把法庭的环境搞好,我相信法庭的工就一定会做好。           --------题记

  “我是2011年年底到被组织任命为秦汉新城人民法庭庭长,也就是在这几年里,法庭的收案数和结案数连年增高,法庭的内外环境也不断得到改善。大到安检门、厨房、水厕的全面改造,小到法庭院落的美化,办公室法庭的布置,我都全身心投入,几乎把这里当成我的家。工作很辛苦,但这些年下来,我已与法庭有太多的割舍不下。”2015年9月28日下午5时许,在渭城区法院“法庭庭长的12小时” 微直播期间,外出办案回到法庭的王永清庭长给参与直播采访的记者讲起法庭这几年的变化,也娓娓道出她与法庭的这段情结。

  “当年我到法庭工作时,当时正值冬天,但法庭的供暖炉没人烧。线路老化,时常停电,有电暖器,也取不了暖;法庭的小食堂不能正常给大家提供午餐,因工资太低,没人愿意长期到法庭来做饭。更让我头疼的是,由于法庭条件艰苦,办案人员不足,上年度未结的旧存案达150余件。而且由于布置的小法庭在三楼,虽桌椅配备齐备,但由于太冷,大家都挤在二楼办公室开庭。第一天到这里,我的心像寒冬的天一样冷。”说到这里,王庭长停了一下,她的情绪有些难以控制。

  “在刚上任的一年时间,我是最出晚归,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法庭的工作上。一方面排查旧存案件,努力办案;二是在院内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从家里拿钱先垫付钱整修法庭线路,让每个办公室的电暖器先热起来,这样大家就能在办公室坐下来;三是然后把二楼原庭长的大办公室腾出来做为小法庭,生上火炉,这样大家就自觉到法庭开庭。等到第二年春天到来的时候,法庭的各项工作已步入正轨,结案数量有了大幅度提升,我个人案件的调解率超过80%。但我没敢松懈。”王庭长说到这里时,情绪稍舒缓放松了。

  “当年年底,在法院院长的支持下,我首先改造厨房,将以前做饭和吃饭同在一间房变成做饭间与餐厅分开,现在这个厨房能围坐10人的餐桌是我先后跑西安两次购回的,碗筷都是我亲自精选的。法庭工作条件本身艰苦,所以我从到法庭的第一天就决定,一定要让大家中午在法庭吃上可口的饭菜,我到这里不到四年时间,我们厨师都换了三个,大家不满意,我就换。一周的饭基本不重样。今天中午饭是四菜一汤,主食有米饭,馒头。”王庭长说到这里,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第二年年底,我开始着手改善原来农村那种土厕所。我到法庭后才知道,为什么年轻的女法官不愿意到法庭工作,除其他原因外,最不能忍受的就是那个土厕所,毕竟我们是法庭,不是农村小院。当时开工时,挖掘机都开到院子,场面很大,但也就是一周时间,我们现在干净的水冲厕所建好了。当年法庭就来了位年轻的女法官,这是让我最高兴的事情,让我很有成就感。因为做这事时,受的阻力很大。甚至有人认为,我只是在这里干一两年就回院机关了,费那个神没有必要,更何况我还是个女庭长。”说到这里,她指着法庭最南侧那个小存水罐,说那就是有水时储存起来用于冲厕所用。

  “我们现在的各项条件好多了。虽然案件增长速度快,但大家干劲十足,我是一个喜欢办案,热爱法官职业。我的同学中,比我职位高的人多,比我收入多的人更多,很早就有人劝我改行做律师,但是越是在法院工作时间长,越是办案多,我就感觉自己离不开这个工作,于是我才发现,我很热爱法官的职业。”说到这里,她好象也感动了自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让人很难把面前这个连续三年年均办案超过150件的女庭长联系起来。

  “想过,肯定想过离开法庭回法院机关,那样的话工作压力就小一些,我就会有精力管儿子,照顾父母的时间会多些。我儿子正读初三,老公不在身边,她父母年纪也越来越大,身体情况不好,作为母亲,我不能每天给儿子做饭,作为女儿,我也只能在周末时陪陪父母,每想到这些,我都感觉到十分内疚。母亲这次作治疗,都快一周了,我只是每天接送,从未到医院陪过一天。每天都有一大堆的工作等着,一忙起来,把这些都忘记了。”她擦了擦发红的眼睛,苦笑了一下。

  “以前在院机关工作,午饭后常在椅子上躺着休息,感觉不睡午觉下午就无法工作,自从到法庭,因为案件太多,午睡好象也自然消失了一样。整天办案,脑子里全是案件,只有看这些蔬菜时,才能突然感觉到生活里还有别的,精神也才能放松下来。我们的青菜基本上自供,真正的绿色蔬菜。”她边说边在菜园边蹲下来,随手拔掉菜地的草。然后将采摘的一小把熟透的红辣椒放在厨房窗台上,转身准备回二楼办公室。这时我们发现她抬头环视一下法庭的小院,目光正前方“公正 廉洁 为民”几个大红字格外耀眼,她看着那几个字说道:“整天都看这几个字,但每次看的感受都不一样。法庭每天的工作就是这样开始,只要法庭的大门一开,总会有群众来访,有的是当事人,还有的是咨询法律法问题的群众,群众的难处,就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她用平静但坚定的语气说道。

  这就是王永清庭长的法庭情结:有司法的情怀,有法律人的信念,有对百姓的担当,有人民法官的责任和使命!

  王永清简介:王永清,女,1972年11月出生,吉林大学法学院毕业,1995年分配到渭城区法院工作,先后在民一庭、民二庭、审监庭等部门工作,2011年底任秦汉新城人民法庭庭长。连续十多年被评为本院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从2012年起连续三年,个人结案排全院第一。2012年被评为渭城区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2013年被评为陕西优秀民事法官。
来源:渭城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董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