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案件快报
三原法院:司法守护让大山更加祥和美丽
作者:秦建军  发布时间:2015-08-03 14:58:28 打印 字号: | |
  提起陕西省三原县,给大家最初的印象就是关中平原腹地,一马平原、金城千里,而鲜为人知的是,这里也坐落着关中名山——嵯峨山。据《史记》记载:黄帝铸鼎荆山之阳,鼎成驭龙升天,唐朝时这里曾设立鼎州,立有“黄帝铸鼎处”石碑。唐司马贞著《史记索隐》记载:鬼谷子隐于此传授兵法。相传老子有两个讲经处,一个是周至县的楼观台,另一个就是嵯峨山的头台。如今坐落在嵯峨山下的三原县人民法院嵯峨人民法庭,为了大山的宁静与祥和,用忠诚和奉献守护着山区36个行政村、6.5万名芸芸众生。

  嵯峨人民法庭共有4名干警,承担着两个镇144平方公里、每年180件案件的审理任务。每天清晨嵯峨法庭法官就驾驶着警车,从坐落于清峪河谷的法庭驻地出发,奔波在办案的路上。这天早上9点,副庭长张维出发办理的是一起三原农村信用联社诉本镇官庄村郭某、担保人胡某的借贷合同纠纷案件。盛夏的山间河谷公路绿树成行、凉风习习,警车在其中穿行让人心里十分的惬意。不一会儿,警车转入了上山的岔路,沿着二、三十度陡峭的公路连续攀行五、六公里,高度也从海拔400米攀升到900米,毒辣的阳光烤的警车外壳发烫,平时在平原行驶自如的捷达车也气喘吁吁、鼓不上劲。终于来到了被告之一的郭某居住的官庄村,一路问着走着,没费多大的周折就找到了郭某的家。都说山里的群众朴实诚信,在这里更是得到了极好的诠释,随便遇到一位路人询问地址,法官都遇到无与伦比的热情。来到被告的家中,恰巧被告外出,被告的妻子对未能及时归还信用社的借款而无比羞愧,表示立即想办法及早归还。送达了起诉状副本和开庭传票,法官从郭某家里出来,紧接着又要到另一被告——借款担保人胡某家中。虽然直线距离只有两、三公里,甚至肉眼都能看见胡某的家,但是要跨过一条沟,警车在乡间沙石路上行驶了十几公里才到了胡某的家。在热情老乡的指引下,法官很快找到胡某的家,经过法官耐心的解释法律规定,胡某当即答应催促郭某归还借款,如果郭某不还款,其也愿意代替郭某归还信用社借款。

  不知不觉,时间已经去三个多小时,正值中午、酷热难耐,张维驾车返回法庭驻地,上午的办案过程虽然在当事人家中用时一个多小时,但用在路上的时间却有两个小时。刚到办公室,满头是汗的张维正要洗脸,一起离婚纠纷案件的女方当事人在其母亲的陪伴下来到法庭接受法官的调解。忙碌的张维一面准备午饭、一面拉家常似的进行调解。午饭其实很简单,两包方便面、商店里买的馒头和榨菜。十几分钟后,午饭准备好了,调解工作也初见成效,女方同意再给男方一次机会,重新构建幸福家庭,并当场递交了撤诉申请。吃着简单的午饭,张维心里充满了满足感,一上午处理两件案件,化解了两起矛盾纠纷,无疑对辖区增加了和谐、消除了矛盾。

  巍巍嵯峨山,见证了华夏五千年文明的沧海桑田,如今一群执着的法律人忠实守护着大山的安宁与祥和,法官们日复一日的工作,铸就了大山的和谐和群众的幸福,我们不禁为他们衷心的点赞,赞叹他们用法治绘制了一幅唯美画卷。
来源:三原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董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