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案件快报
旬邑法院:黑夜里移动的“眼睛”
作者:文 斌  发布时间:2015-07-30 10:36:08 打印 字号: | |
  “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沿着前方漆黑的夜路,车里照射出的灯光,像黑夜里移动的“眼睛”,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也照亮了群众的心里。

  7月23日,法庭上午调解完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下午又审理一起离婚纠纷,经过法庭长时间对双方当事人做调解工作,调解无果后进行了开庭审理。看似简单的案情,审理过程持续到晚上19点,此时大家还没有吃晚饭。按照工作安排,晚上还要向被告送达一个离婚案件,并向法庭辖区内10名人民陪审员送达人民陪审员调查问卷。

  晚饭后已经是晚上19点30分,夏日迟来的夜幕已经降临,法庭调解室内已经灯光通亮,同事们已经开始了晚上的工作。今晚要送达的案件目的地位于法庭辖区最远的地方,道路条件不好,且属于崎岖的土路,法庭提前与被告沟通时当事人情绪比较激动。虽然有些许担忧,但仍应向当事人及时送达,不能影响当事人权利,另外向辖区人民陪审员送达调查问卷的工作要及时送达,便于我市法院系统对人民陪审员工作及制度进行调研。

  随着车辆的启动,黑色的晚风伴跟随着车轮飞速前行。镇上,淡黄色路灯灯光洒满黑色的路面,人影交错,夜市摊前围了不少食客;村落里,农家院内亮起的灯火照在屋外路面,村民叼着着烟斗坐在村广场纳凉,拉着家常;乡间小道上,车辆的灯光一会向左一会向右,描绘着道路的前行方向。经过一路寻找,多次向乡亲询问,终于到了此行的第一个目的地。我们向她表明了身份并说明了来意,她急切地打断我们的话语,诉说着自己的遭遇。原来自己被起诉离婚之前,丈夫对她还很好,将她送回家后没有提起关于离婚的只言片语,现在还锁了家门,外出不知所踪,要求法庭通知丈夫与自己私下谈话。我们静静的听着,向她解释了此行目的,答应了她的请求,送达了法律文书。瘦弱的她,一直送我们到家门口,“谢谢你们,麻烦你们了。”“不必客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开庭时记得带身份证明,并做好准备工作。”挥手之际,我们向着下一个送达的地方而去。

  晚上10时45分,我们完成了这次送达任务,工作劳累之余,我心里响起了一句话,“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我内心充满充实。
来源:旬邑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董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