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法院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司法需求,大力推进司法公开化进程,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
深化司法公开。2014年,该院把落实司法公开作为审判工作的重点,努力提高审判工作的透明度。一是完成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发挥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审理的职能作用,全年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审理213件262人次,参审率为81.6%。二是加快裁判文书公开、审判流程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司法公开平台”建设,裁判文书网上公开623件,应当上网公开率达到100%。三是案件的流程信息全部在网上同步录入,便利当事人进行查询。四是在陕西省高院组织的“两评查”活动中,该院(2014)淳刑初字第00043号庭审被省高院表彰为“全省法院优秀庭审”;五是深化庭审公开,推行庭审直播、微博直播,共直播庭审案件9件,发布案件信息近1000条,关注网民达900余人次。
落实司法便民。在推进三大司法公开平台建设的同时,继续深化“一村一法官”工作机制建设,在全县各商住小区和保障用房小区张贴便民联系卡800份,方便群众咨询法律问题,近距离解决群众纠纷。完善人民陪审员工作机制,确保人民陪审员充分履行职权。积极开展“五进”活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全年以“五进”方式审理案件169件。
推行司法利民。积极开展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司法救助工作,为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缓、减、免诉讼费9.2万元,确保困难群众打得起官司。对生活困难的申请执行人、涉诉信访当事人、刑事案件被害人加大救助力度,共落实司法救助资金10万元,彰显了司法的人文关怀。对调撤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对当事人退回诉讼费13.5万元。认真对待涉诉信访群众诉求,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采取领导包案、定期接访、巡回下访等方式,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去年受理群众来信来访案件4件,各级交办的信访案件3件,已全部化解,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
改变工作作风。围绕“为民务实清廉”的主题活动,先后安排14次集体学习,6场专题报告会,做到学习主体、内容、时间“全到位”。召开案件当事人、律师、人民陪审员、老干部等多个层次座谈会,发出150多份征求意见函,6次前往联系点,通过“坐下谈、上门听、面对面”征求到意见35条,归纳梳理为3个方面23条意见建议。为深入查摆奠定扎实基础。针对群众反映的 “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立案难、诉讼难、执行难”、“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六难三案”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制定了整改措施。健全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规范党组议事、决策议程,建立了整治“四风”问题的长效机制。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县委实施意见,全院“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无超标办公用房用车。
提高业务水平。积极开展“大学习、大培训、大练兵”活动,选送法官干警参加各种培训54人次,研讨热点难点问题,总结交流审判经验,共同提高司法能力。坚持案件评查及裁判文书评比,全年评查案件168件,庭审评查13场,法律文书评查56份。同时加强调研宣传工作,撰写各类调研文章12篇,先后在人民法院报、中国法院网、咸阳日报等媒体报刊上编发各类信息宣传材料77份,为审判工作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