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队伍建设 > 作风建设
淳化法院着力提升“最后一公里”服务质量
作者:吴晓文  发布时间:2014-07-21 10:34:46 打印 字号: | |
  淳化法院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转变作风,建章立制,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最高标准,着力提升 “最后一公里”服务质量,在今年审执结的各类案件中,案件的调解率82.4%,服判息诉率95%以上,人民陪审员参审占普通程序结案数的88.6%,以“五进”方式审理案件数达42.5%。

  坚持把人民法庭建设作为法院工作重点。淳化地处渭北旱塬沟壑带,是一个典型的“一丘一山三沟五塬”山区农业县,很多群众到法院打官司爬山翻沟,很不方便。基层人民法庭年收案几乎占到全院收案数的一半。为了方便群众诉讼,就近就地化解民间纠纷,必须建设好基层人民法庭。该院把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审判作风实、群众口碑好的法官,选派到基层法庭一线任职,对他们高看一格,厚爱三分。在经费上倾斜,生活上关心,评选上优先,确保基层法庭留得住人、留得住心。让来访群众到法庭投诉有门进、诉说有人听、困难有人帮,法庭同志采取提前预约、挂牌告知、电话联系、上门服务等方法接待来访群众,不让群众跑冤枉路。农忙季节,田间地头、农舍院落常是法官化解矛盾的“前沿阵地”。马家法庭庭长朱小林同志,扎根基层6年如一日,只要哪里群众有纠纷,那里就有他活跃的身影。今年来他一人结案121件,调解率始终保持在85%以上,2013年马家人民法庭荣立集体三等功。方里法庭庭长刘拥军同志扎根基层16年,巧妙的把法律与风俗民情结合起来,审执结了一件件疑难案件,积累了一定的办案经验和方法,案件调撤率始终在90%左右,无涉法涉诉上访案件,去年在群众满意度测评中名列全省第三、全市第一。

  切实把“群众路线”落实到行动上。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法官干警的群众观念进一步增强,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服务群众、办案上依靠群众蔚然成风。驻村法官张艳艳接到张甲与张乙发生建房纠纷的投诉电话后,放弃双休日,及时赶到纠纷发生地,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对张乙的错误行为提出批评,促使双方握手言和,防止了矛盾激化。法院在经费紧缺的情况下,投资20多万元,建成标准化的立案信访大厅,设立了信访接待、查询咨询、司法救助、立案调解、诉讼引导、判后答疑、立案审查、材料收转等服务窗口,实行咨询、受理、转办“一厅式”办公模式,设立了“便民门诊”,方便了群众诉讼。立案大厅配备了导诉台、书写台、休息座椅、急救药箱等便民服务。该院还在全县设立了20个调解工作联系点,聘请了说话和气、办事公道、群众信任的100名联络员参与案件的调解疏导工作,调解员参与调解案件占巡回审理案件的95%。

  始终把提升案件质量效率作为工作主线。通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司法廉洁教育活动,切实筑牢法官公正司法的思想根基;合理安排案件管辖,实行简繁分流,发挥专业合议庭的比较优势;不断提高审执工作的透明度,规范裁判文书上网制度,立案、庭审、宣判等各个环节按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公众公开;实行案件评查通报制度,对已结案件在查明事实、证据认定、审判程序、法律适用方面是否存在问题进行评查,举一反三,提高办案质量;坚持领导接访制度,对群众反映案件办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大督导督办和查处力度,切实提高司法公信力;严格落实各项考核奖惩制度,对工作标兵给予重奖,对工作粗枝大叶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重处重罚。今年以来,案件质量明显提高,个案平均审理期限为23天,最快的仅1天,无不合格案件和超审限案件。

  努力在服务民生上提高质量。人民法院不仅要让有理的群众打得起官司,打得赢官司,更重要的是要切实维护好、实现好他们的合法权益。在长期的审判实践中,“三养”、“三农”案件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是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靠的婚姻家庭案件,如处理不当,就会产生新的矛盾与纠纷。姚某老伴早逝,膝下六子女均已成家。如今姚某年事已高,失去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吃穿住行、生病就医无人问津,乞求无望,遂将子女告上法庭。这些子女不但不报养育之恩,反而以过去分家不公推三阻四,不愿承担赡养义务。办案法官多次以案释法,对不赡养老人的错误行为进行了严厉批评,使其认识到违法行为的严重性。在法官的耐心教育疏导下,六子女真诚认错,自愿悔改,达成协议,每人每月付给姚某赡养费200元,老人随女儿生活。办案法官回访时,姚某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执行难”始终是人民群众对法院最不满意的地方之一。淳化法院在人手少、案件多、执行难的情况下,执行干警夜以继日,穷尽执行手段,多方借力,执行了一件件涉及民生的“老大难”案件。王某、卜某等六案同时申请执行淳化秦川牛良种繁育养殖场伤害赔偿纠纷一案中,执行标的37万余元。在山区淳化,执行人之多,执行标的之大,为近来之最。加之被执行人属个体经营,正在发展起步阶段,无财产可供执行。如何维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执行法官把法律与人性化的执行方法结合起来,历时半年,终于为申请人执行完37万余元案件款,申请人联名将一面“仗公正之剑,解民忧民困”的锦旗送到法院。同时,淳化法院积极开展司法救助,彰显司法的人为关怀。今年以来,为生活有困难的当事人减、缓、免诉讼费11万元,收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来源:淳化县法院
责任编辑:殷春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