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建设 > 党建之窗
武功法院“五个三”加强基层人民法庭建设
作者:张俊亭  发布时间:2014-07-21 10:12:14 打印 字号: | |
  基层人民法庭,是人民法院审判的一线窗口,是依法定纷止争的前沿阵地,是人民法院与群众密切联系的桥梁。为了把基层人民法庭公正司法、服务群众、宣传法治、保障一方平安的阵地窗口建设好,2014年以来,武功县人民法院结合所属4个基层人民法庭的工作实际,推行实施“五个三”工作法,全面加强法庭建设工作。

  “三课教育”强化宗旨理念。把群众路线、职业道德、廉洁司法三个教育作为主课题,每周进行一次集中学习教育,每月进行一次学习教育讲评,在院领导与基层法庭建立学习教育联系点和机关职能部门对基层法庭三课教育实施动态指导监督的进程中,强化法庭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陶冶和自我反省、自我说服、自我强制的自觉性,通过勤奋学习和实践锻炼,培养法官干警珍惜岗位、热爱审判事业的职业责任心和职业荣誉感,自觉接受慎独的考验,使法官干警良好的道德品质日臻完善,真正做到司法为民、公正办案、廉洁奉公。

  “三力引领”加强法庭建设。以探索新形势下法庭建设的“凝聚力、创新力、执行力”为重点,加强法庭建设工作。通过强化“凝聚力”,团结和谐,补台不拆台,帮忙不添乱,协作不扯皮,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通过强化“创新力”,把法庭工作摆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中,研究新思路,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建树新业绩。通过强化“执行力”,做到贯彻落实决策要扎实、要到位,不缩水、不走样,雷厉风行,快捷高效。

  “三案工程”确保司法公正。要本着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开展审判工作,把案件办成“铁案、精品案、和谐案”:严格落实合议庭严把案件证据关、程序关、认定事实关、适用法律关制度,推行裁判文书“交叉校对”制度,确保案件质量,让裁判案件的各个环节及细节无瑕疵,经得起历史和公众任何时间的评判;对具有普遍意义的案件、新类型案件、社会公众关注的案件,树立精品意识,在庭前准备、庭审过程、文书制作、卷宗归档等方面狠下功夫,在确保案件审理程序、实体结果均正确的同时,做到各种笔录和文书的制作格式正确、填写齐全、记录完整、语句通顺简练、卷面规范整洁、相关人员亲笔签名、裁判文书及案卷装订均为优秀;对案件事实清楚、诉讼标的不大、当事人争议不大和有可能调解的案件,要广泛开展案件调解工作,积极主动地实施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互动联动,营造当事人与法院之间、当事人之间和谐的诉讼氛围,在追求调解工作“程序合法,实体公正,法律认可;定分止争,案结事了,当事人认可;昭示公平,彰显正义,社会认可;服务中心,维护和谐,大局认可”的基础上,实现“案结事了”的目标。

  “三评激励”提高素质能力。以岗位目标责任、审判绩效考核为基础,开展“庭审能手、审判能手、调解能手”评选活动,通过认真开展“庭审观摩”、“案件质量评查”、“裁判文书评比”岗位练兵竞赛、邀请上级法院资深法官和政法学院法学专家来院授课和选派基层法官干警参加各类培训等方式方法,营造“三评”活动氛围,在评选激励中全面提升基层法庭法官干警新形势下做好服务人民群众、维护公平正义、化解矛盾纠纷、引导社会舆论的能力。

  “三点给力”深化司法便民。以审判五进、法官工作室、干警包村入户机制为依托,建立法庭干警值班制度、法庭审执衔接制度和法庭司法便民“首问责任制”,通过法官工作联系点、巡回审判点和法律咨询宣传点,形成以走访座谈、巡回审判、案件回访为覆盖的司法便民格局,在一月一巡回、一村一联络、每案必回访、法庭干警轮流值班常态化和在向当事人送达判决书时一并说明申请执行所需材料、申请时间及对群众提出的申办事项首位接待人员全程负责、做好引导、解答、解释等工作的同时,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了解群众司法需求,方便群众诉讼,减轻群众诉累,把便民工作延伸到辖区最前沿,使工作联系点、巡回审判点、咨询宣传点成为化解矛盾纠纷、开展法制宣传和司法便民的新窗口。
来源:武功县法院
责任编辑:殷春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