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处理涉诉信访问题,事关群众根本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为了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涉诉信访工作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和省市法院信访工作会议精神,武功法院以“七个实施”为抓手,打造涉诉信访减震器,推进解决涉诉信访问题步入法治轨道。
实施预防评估。以《信访工作责任制度度》、《信访问题排查制度》、《重大信访案件报告制度》等制度措施为依托,对进入诉讼程序的各类案件,实施信访风险评估,推行部门领导、承办案件合议庭、案件承办人三级风险评估预警联动,对有信访苗头的风险案件“包稳控、包督办、包处理”,变事后被动处置为事前主动预防。
实施预约接谈。把每周一作为信访接待日,对涉诉群众在参与法院案件办理过程有疑虑和急需反映的问题,院班子成员预约坐岗接访;开通“网上申诉信访平台”,制定网络信访、视频接访时间表,通过“网上受理、网下办理、网上反馈”,逐步把网上申诉信访作为解决群众涉诉信访的主渠道,引导涉诉群众通过网络反映诉求,确保当事人足不出户也能信访申诉,减轻群众诉累。
实施多元化解。加强与县人大、县政法委、县信访局等职能部门联席处访互动,推行法院、法庭、乡镇机关、村民委员会“四位一体”联动处访工作法,将信访化解贯穿于立案、审判、执行各个环节,构建以法院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为支撑的信访化解工作新格局,着力解决当事人对裁判、执行存在疑惑等因素引发的涉诉信访问题。
实施源头治理。以宗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作风纪律教育为主题,引导法官强化群众观念,切实解决司法不廉、司法不公和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等问题,杜绝因队伍形象不好引发的涉诉信访问题;突出公正司法、审判提速和攻坚执行,深入开展岗位考核、质效评估、庭审评查、案件质量评查和裁判文书评查,广泛开展诉讼调解、巡回办案和就地办案,提高法官的素质和能力,使每一起案件处理都做到实体公正、程序公正、规范高效,经得起检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遏制因审判不公、执行不力和执法瑕引发的信访问题。
实施阳光执法。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公开平台”,凡是法律规定应当公开的案件信息,一律公开,生效后的裁判文书,依法在政法机关的官方网站上公布,让群众看得到、监督得了,提高群众对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处理的认可度,减少涉诉信访问题的发生。
实施分类处理。对不属于人民法院职责范围的,告知信访群众向有关部门反映;对不符合受理要件的,及时告知补齐材料;对审查发现裁判确有错误的,依法启动再审程序;对已经多次审查,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并无不当的,明白告知当事人诉讼权利已经丧失或者充分行使完毕,并做好释法明理和教育息诉工作;对已经穷尽法律程序或符合终结条件,当事人坚持缠访缠诉的,要依法予以终结,严防违法信访;对经多次说服教育,仍不肯息诉罢访的,以信访为名制造事端、煽动闹事扰乱社会秩序或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的,坚守法律底线,积极主动地与公安机关协调配合,依法处置各类违法上访行为。
实施执法监督。加大各个执法环节之间、政法各单位之间、上下级政法单位之间的监督力度,确保执法司法权不被滥用和执法办案中的过错、瑕疵得到依法及时纠正;严格责任追究,落实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严查执法不公、不廉问题,对于群众诉求不及时受理、不按期办结、有错不纠的,依纪依法追究办案人员和相关领导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