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哪一年起,我们也像外国友人一样,过起了这个“洋”节——“父亲节”,也算是和“国际接轨”吧。“每逢佳节倍思亲”,从此又让我多了一次想念父亲的机会……
其实,我很早就想用这支笨拙的笔来叙写父亲了,却常常以工作忙、没时间、明天再说来搪塞自己。直到那天看到父亲两鬓斑白,才猛然提醒自己不能再拖了。
“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这几句简单的歌词,虽没有谱写父亲的伟岸、高大,却能把他心中无私的爱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也是我的父亲。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终生在黄土地上谱写春秋,没有多少文化,但他对子女的教育却很重视,用他的话说自己辛苦劳作,就是希望儿女们“跳出龙门”,有个好前程,过上好日子。
父亲总是用他独特的方式教导我们。为了供养我们上学,多少次黑夜,父亲冒雨推着自行车踏上泥泞的道路,把自己积攒下从不舍得吃的鸡蛋一筐筐、一趟趟送到集市,换回一张张皱皱巴巴的角票,为我们攒够上学的费用。农忙时节,怕耽误我们的学业,父亲宁肯和母亲俩人连夜借助月光来收获庄稼,也不肯让我们帮他一把。 “人贵自立”。在父亲的谆谆教诲下,我们姊妹三人踏实地走着各自的人生路。在我的心中,父亲是伟大的,在乡亲们的眼里,天资聪慧的父亲是个“能人”。 由于家境贫寒,过早饱受生活艰辛的父亲,为了照顾患有残疾的奶奶,中途辍学,又放弃了当空军的机会,倔犟的傲骨激励他一定要用弱小的躯体支撑起这个沉重的家庭。岁月的坎坷和生活的磨砺,成为父亲一生耀眼的记忆和宝贵财富。他发奋苦读,自学会计,在村里以及多家企业当了会计,做起了“管家”;当过厨师,给邻家帮忙做菜,菜做得精细,既不浪费,又让主人挣足脸面;红白喜事,给邻里写对联、当“执事”;在家开办养鸡厂、煤厂,当过“小老板”;如今年近七旬,又经营了一家小商店,一来,是为了减轻儿女的负担;二来,自己忙碌惯了,闲不住,也给自己找点活干。人常说:“父爱如山”,从父亲身上,我体会到了大山的脊梁巍峨峻峭,大山的恢宏浩渺;感受到了大山的灵魂、大山的情操;大山的品格,大山的志向。我家的大山,为我遮风,耗尽了心血;为我挡雨,累垮了身体。父女之间的亲情无法用言语表达,很多平凡的往事都被岁月沉淀为美好的回忆。是的,亲情如水,却让人时时想念,一生感动……
回首四十年的生命历程,父亲的呵护与教诲一直陪伴着我,留下幸福而甜蜜的足迹:童年时代,无忧无虑地玩耍嬉戏,沐浴并陶醉在最浓的亲情中,聆听着父亲吟诵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句句诗句中我慢慢长大;求学路上,在“孟母三迁”、“岳母刺字”以及古人的诗词歌赋里感受到亲情的宽广与博大;成家之后,初为人母那一刻起,体会并感受出怎样像父亲一样教育我的孩子,才能把亲情的接力棒传递下去。我努力着,每当人生收获的时候,我都会在第一时间与父亲分享我的快乐;孤独失落的时候,父亲常常为我拂去心中沉甸甸的幽怨。在幸福难忘的日子里,父亲像日月一样紧紧相伴在我的身旁,用一片真情呵护、培育我;成长路上,是父亲带给我无尽的温暖、奋斗的信心和成功的动力。如今,他留给自己的,却只有岁月沧桑的印记……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想起父亲为这家庭操劳,累得留下满脸皱纹;想起父亲为子女操心,余晖染上的满头银发。“别让爱来的太迟,”每每想起这句话,我就感到深深的愧疚。父亲,您是我生命历程里无可替代的情感背景和人生底色。父亲的品德,勤劳质朴的秉性,坚韧刚强的性格,时时激励他的儿女们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多奉献少索取,扎扎实实在地走好每一步路。如今,每当夜深人静之时,总会梦想回到父亲身边,聆听他的谆谆教诲。我常常会辗转反侧,把那长长的思念积压在心头,隔三岔五地借助手机、电话传递着爱的心语。
在父爱的熏陶下,我一路走来。我很庆幸,在我迷茫的时候,是您,给我指明了方向,是您给了我前行的勇气和力量,您就是我人生路上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伴我一路前行……
父亲,我爱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