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建设 > 人民陪审员
人民陪审员工作的实践体会
作者:杨少英  发布时间:2014-01-17 10:35:42 打印 字号: | |
  2010年10月,我被渭城区人大常委会任命为人民陪审员。在陪审工作中,我能积极配合法院的工作安排,自觉接受区人大的监督。同时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尽力发挥人民陪审员的作用,正确行使人民陪审员的权利。通过参与人民法院审判的实践活动,履行人民陪审员职责,切身体会颇多 。

  一、学习有关法律方面知识,提高自己履行职责的能力 

  1、通过读书学习。利用空闲时间,经常阅读法律法规方面的专业书籍,时刻牢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陪审工作奠定理论基础。积极参加陪审业务的培训,并利用业余时间通读了《人民陪审员培训教程》和《常用法律法规汇编》,希望能在人民陪审员这一新岗位上得以熟练运用。

  2、通过互连网学习。经常上网浏览各大网站有关时评、论坛、观点、评论和案例分析等栏目的内容,提高自己的法律知识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3、通过实践学习。每一次陪审机会,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在审判案件时认真做好笔记,对照法律条款进行分析和研究,认真总结审判案件的工作经验,提高自己的能力。 

  二、严格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正确行使人民陪审员的权利 

  1、提高认识,强化意识。人民陪审员制度是国家审判机关吸收普通公民参与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审判的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也是党的群众路线在人民司法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赋予人民陪审员同法官同等的权利。我认为,这既是一种权力,更是一种责任。“体现人民当家作主,促进司法公正”是施行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立法宗旨。在陪审工作中,首先从自己做起,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树立在人民群众中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发挥一名人民陪审员在处理案件中桥梁、纽带的作用,减少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误解,减少隔阂,为创造和谐、稳定、繁荣的社会环境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2、正确行使权利,维护法官形象。作为一名人民陪审员,一方面与法官密切配合,相互学习,认真听取法官对案件的分析和审理;另一方面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作为业外人士,能依照自己的意志判断事实,利用有别于法官的生活经验和专业知识,并敢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提高对案件事实的审判效力。同时,注意听取合议庭其他成员的意见,搞好案件的审判工作。

  3、具有正义感,促进司法公正廉洁。陪审制度是对审判权进行权力分割,通过国家赋予人民陪审员的权力,通过权力来制约权力。作为代表普通公民的人民陪审员,我要求自己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牢固树立刚正不阿、秉公执法的思想,在参与审判工作中才能履行职责,彰显政治民主与司法民主,促进司法公正,真正成为“司法审判的第三只眼睛”。 

  三、认真履行陪审员义务,为提高全民法制意识贡献力量 

  1、妥善处理好陪审工作与日常工作的关系。我在担任陪审员期间,工作、家庭事务繁多,但我能够做好计划、积极争取时间,取得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家庭成员的理解,处理好各种矛盾,认真履行到庭陪审任务。

  2、自觉增强陪审工作的神圣感和使命感。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审判纪律,努力做到依法进行案件的处理,做到不求索取、履职到位,做一名知法、守法、护法的使者,切实做到既维护好法律的尊严,又体现出法律的公平、公开、公正原则。

  3、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在陪审过程中,我接触了大量形形色色的案件,所以我经常有意地利用会前或闲谈时间把自己学到的法律知识、接触到的案例向周围的人进行宣传,以此提高大家的法律意识。

  四、几点建议

  1、管理机构加强与人民陪审员的联系很重要。一方面人民陪审员管理机构要加强与人民陪审员工作单位的沟通。人民陪审员在自身单位都有自己的工作,频繁参加审理案件势必影响自身工作,势必影响人民陪审员在本单位的形象,这需要人民陪审员管理机构到人民陪审员工作单位进行走访协调,同时争取地方人大常委会做出相关有利于人民陪审员的条例或规定,确保人民陪审员的合法利益。

另一方面要加强与人民陪审员自身的联系。法院人民陪审员管理机构要了解人民陪审员的学习、生活、工作情况,力所能及地解决人民陪审员的困难;要以活动为载体加强与人民陪审员的沟通,听取人民陪审员对人民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鼓励人民陪审员大胆地参与案件陪审。

  2、采取各种方式对人民陪审员进行业务培训。人民陪审制度长期以来在司法实践上存在的“陪而不审”、“合而不议”等现象,成为对人民陪审员的一大诟病,究其原因在于人民陪审员对于高度专业的法律知识的欠缺和不足。人民陪审员管理机构要在专业知识方面进行不定期的培训,提高人民陪审员的法律知识水平,保障陪审员在陪审过程当中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来源:渭城区法院
责任编辑:殷春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