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旬邑法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树立一流服务意识,建设一流法官队伍,确保一流办案质量,争创一流人民法院”为奋斗目标,以“以人为本、以民为天、以法为魂、以院为家”为院训,高点定位,科学谋划,坚持“司法理念求创新,服务发展促和谐,立足实际求突破”的工作理念,审判工作、队伍建设、司法改革、基础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被省委政法委、省高院授予“创建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荣获集体二等功,被省高院评为调研工作、司法宣传工作先进集体,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系统创选评最佳单位”、“文明标兵单位”,被市中院授予“最佳法院”,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优秀单位”荣誉称号,人民群众满意度名列全省法院前列,全市法院前茅。
以法为魂,公正裁判铸铁案,服务发展大局:
执法办案是人民法院的第一要务。近年来,旬邑法院始终把提高办案质量,把提高干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提高司法公信力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力求把刑事案件办成“铁案”,重大典型案件办成“精品案”,民商事案件办成“和谐案”,执行案件办成“实在案”,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努力让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都得到充分实现。近年来,该院共受理各类案件3808件,审(执)结3592件,结案率为94.3%,上诉61件,上诉率为5.62 %,服判息诉率为94.38%,实际执结率为98.3%。一是阳光司法,以公开促公正。始终坚持立案、庭审、执行、听证、文书和审务“大公开”措施,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观摩庭审、见证执行;定期开展“法院开放日”活动;开通院长电子信箱、法院微博等信息交流平台,对典型案例进行微博图文直播,广泛听取民意、汇集民情、汲取民智;建立旬邑法院网站信息平台,将审判活动和司法政务最大限度的置于社会各界的监督之下,让群众更广、更深、更快的了解司法、理解司法、支持司法。二是公正裁判,以质量保公正。严把案件“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法律关”,秉公执法,公正裁判,制定出台了刑事案件《量刑规范化实施意见》;统一了民事案件裁判标准,规范了法官自由裁量权。立案、送达、开庭宣判、执行、限定时限,环环签名,明确责任、监督、催办、督办,严把程序转换,延长审限等审批程序,彻底杜绝了超审限现象;建立对信访案件、发回重审改判案件、错案、瑕疵案件评议制度;建立审务督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高度重视案件评查工作,细化案件评查标准,落实责任追究,定期开展案件质量评析会,开展年度“十大精品案”、优秀裁判文书评选活动,对优秀案例和裁判文书给予奖励,将较差的裁判文书公布于众,对待问题不回避、不遮掩,用“铁腕”铸“铁案”。案件质量连续三年实现了“五升五降”目标(结案率、执结率、调撤率、均衡结案度、息诉服判率上升,上诉率、信访率、投诉率、发回重审率下降),在省市法院案件质量评查中位居全市法院前列,被市中院评为案件质量“最佳法院”。
以民为天,能动司法解民忧,提升司法亲和力:
“人民幸福乃最高法律”。“宁可法院、法官‘劳神伤财’,也不让群众多跑一步路,多误一份工,多等一分钟,多费一份心”这是院长陈建利向全院干警提出的明确要求。全院上下牢记司法为民的宗旨,“以人民利益为依归,以人民满意为指向”,除官气、接地气、长才气、扫浮气,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和亲和力。一是建立快速立案通道。全面建成诉讼引导、立案调解、立案审查、法律救助、查询咨询、判后答疑、信访接待、执行服务、诉讼担保、投诉举报等“一站式”立案信访大厅;实行服务承诺制、文明接待制;实行电话立案、预约立案、上门立案、巡回立案、网上立案,方便群众诉讼,在立案大厅安装触摸屏、电子滚动屏,配置书写桌椅、饮水机、老花镜、应急药品、报刊、诉讼指南资料,打造亲民、利民、便民服务窗口。二是建立“大调解”工作机制。成立诉前调解工作室,选调业务能力强、调解经验丰富的办案能手到调解室工作;与司法局、总工会、妇联、共青团、辖区各镇、村、企业单位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三大调解”有机联动机制;建立“一村(社区)一法官”工作机制,在全县14个镇(社区)建立了33个法官工作室、173个法官工作联系点,完善了“1+2+x”调解工作模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当好基层群众的“诉讼服务员”、“矛盾调解员”、“法律宣传员”、“社会管理员”、“信访化解员”。三是建立巡回办案制度。针对辖区广、山大沟深,群众出行不便的现状,诉讼不便的现状,加大巡回审判工作力度,深入开展审判“五进”活动和征询旁听庭审公民对案件裁判意见活动,规定“三养”案件、继承纠纷案件必须以“五进”方式审理,民事案件的30%就地开庭审理,执行听证案件、轻微刑事案件具备条件的都要采用“五进”方式听证和审理,典型案件一般都做到巡回审判,力争把纠纷解决在村头、地头、炕头,扩大法制宣传,现场开庭,就地审判,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稳定一方”的社会效果。三年来共巡回办案785件,受教育群众4.8万余人。四是建立信访化解机制。树立“思想上重视、感情上亲近、人格上尊重、生活上关心、处理上务实”的理念,建立“源头预防、标本兼治、访调对接、多元化解”的信访工作机制和“窗口审查立案、责任庭室主办、分管领导包靠、动态跟踪督导”的信访流程管理机制,信访工作实现了规范管理,使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最大保障。近年来,共受理信访案件26件,化解26件,化解率为100 %。五是完善司法救助机制。建立完善对经济困难当事人诉讼费用减、缓、免制度,让经济确有困难的群众打得起官司,让有理有据的当事人赢得了官司,让打赢官司的当事人及时实现胜诉权益。建立刑事被害人和执行申请人救助制度,加大对刑事被害人、困难当事人救助力度,近三年来,共发放司法救助金26万余元。
以人为本,加强教育促发展,建设高素质法院队伍:
队伍建设是各项工作的根本。近年来,旬邑法院以建设“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司法公正”的法官队伍为目标,不断加强队伍整体素质,确保公正廉洁执法。一是狠抓思想政治建设,增加凝聚力、战斗力。 院党组在全院干警大会上提出“班子成员向班长看齐、中层干部向班子成员看齐、干警向中层看齐”。党组班子以身作则,认真履职,模范坚持民主集中制,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顾大局,锐意进取,真抓实干,用榜样和人格力量凝聚人心。评选“办案能手”、“执法标兵”、“调解能手”,表彰奖励,弘扬正气,提升正能量,使全院干警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全院干警立足岗位,自加压力,奋勇争先,在全院形成了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队伍建设取得了累累硕果。先后有2名干警荣立个人二等功,3名干警荣立个人三等功,22名干警受到县级以上表彰奖励,10名干警得到了晋升晋职。二是狠抓制度建设,推动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健全完善审判、执行、行政、党建、廉政、后勤、日常管理等方面的一整套规章制度,编制印发了《旬邑县人民法院规范管理手册》,在全院形成了“用制度管人、靠制度办事”的良好氛围;实行翼卡通电子签到,电子管理,定点、定时、定位监督干警在岗情况,提升科学化管理水平。三是狠抓业务培训,提高司法能力和水平。坚持以学历教育为基础,素质教育为重点,搭建岗位分类培训、学历深造、专门授课、理论探讨、业务交流等学习平台,大兴调研之风,鼓励干警多读书、读好书,支持干警参加上级法院举办的法官岗前培训、晋职培训、司法考试等各种专题培训。举办“法官大讲堂”,开展庭审观摩以及“两评查”活动,找差距、补短板、练真功、求实效。以广大干警喜闻乐见的英模报告会、演讲比赛、辩论赛、学术交流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法官干警业务素质不断提升。近年来,先后有16名干警通过了司法考试,14名干警任命为助理审判员,全院干警在国家、省、市级新闻媒体上发表信息、宣传、调研文章326篇。四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公正廉洁执法。“形象系于公正,法威存于民心”。只有构筑拒腐防变的铜墙铁壁,才能确保人民法院公正司法,才能树立人民法院在群众中的公信力。为此,党组班子敢于碰硬,不怕亮丑,大胆管理,严密监督,逐级签订廉政责任书,引导干警算好“政治账”、“名誉账”、“家庭账”、“社会账”、“人生账”。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罚和预防腐败体系,抓好“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通过不断完善领导干部廉政谈话、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考评、干警诫勉谈话制度,防患于未然,对出现的苗头性问题及时解决,防止小错酿成大错。
以院为家,艰苦创业夯基础,树立人民法院的良好形象:
从“做有文化的法官”到“建有文化的法院”,培养全院干警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增强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近年来,全院上下发扬励精图治、艰苦创业的精神,积极筹措资金,着力推进信息化、物质基础、审判装备等现代化审判设施建设,投资2074万元,占地面积28.62亩,总建筑面积9878平方米的新审判法庭大楼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按照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要求,全面建成了土桥、职田、太村、张洪四个基层人民法庭,彻底改变了基层法庭的办案条件;围绕“五条途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廉政文化)精心打造文化品牌,孕育核心价值观之魂,构建起“庭前方定乾坤理,抚卷又怀翰墨情,辨法析理追求真,寓美寓善求双赢”的法院文化建设新格局;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建成了网络室、科技法庭、视频会议室、立案信访大厅、图书室、健身房、多功能厅、安检系统、红外线监控系统、局域化办公网络,全院信息化建设实现了“审判管理网络化、盖章电子签章化、电子审核签发化、庭审活动科技化、人事管理数字化、行政管理智能化、机关办公无纸化”的目标,有力地推进了司法公开、司法公正,树立了人民法院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