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调研之窗 > 法官论坛
咸阳中院: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推动涉诉信访工作科学发展
——咸阳中院法官论坛第一期
作者:逯 睿  发布时间:2013-11-14 09:15:36 打印 字号: | |
  1941年6月3日,毛泽东在杨家岭说了一句值得执政党永远铭记的话:“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共产党是鱼,老百姓是水,水里可以没有鱼,但鱼永远离不开水”。

这句话,生动形象地概括出人民群众在我们党、在我们国家发展道路上的重要作用。长期的实践证明,一个和老百姓鱼水情深的政党,必然能够带领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一个和老百姓鱼水情深的领袖,必然能够带领人民从苦难走向辉煌。

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问题。目的就是要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作为一名工作在信访战线上的人民法官,我就涉诉信访工作情况及如何在涉诉信访工作中贯彻群众路线汇报如下:

当前,人民群众对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要求和期待不断提高,信访所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多样化,从立案、审判到执行和申诉再审,从法律政策咨询到反映干警违纪违规等,几乎涉及法院审判工作的各个环节。面对纷繁复杂的涉诉信访问题,我们应正确认识到,为人民法院提意见和建议是人民群众的权利,只有这样人民法院才不会脱离人民群众,坚持人民法院的人民性。为积极应对涉诉信访问题,人民法院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群众观念,树立为民意识,切实解决好思想和工作作风问题

涉诉信访是法院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搞好涉诉信访工作,对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维护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树立司法权威意义重大。解决涉诉信访首先要增强群众观念,坚持群众路线,紧紧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既是我党长期坚持的工作宗旨,也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动力和源泉。在信访工作中,始终坚持“三个至上”工作指导思想,严守党的政治原则、政治纪律,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始终做到党在心中、人民在心中、宪法法律在心中、公平正义在心中。首先,要树立平民意识。树立平民意识就是要一切为人民着想,密切联系群众,真正从思想上尊重人民群众,感情上贴近人民群众,行动上深入人民群众,工作上依靠人民群众,切实把各项司法便民、利民、惠民、为民措施落到实处。 其次,要树立爱民意识。我们要以对待亲人的感情、态度对待当事人,切实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悉心体察民情、耐心倾听民事、精心排解民忧。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当事人的信任和理解。第三,要树立创新意识。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关键是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面对新情况,我们既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和司法工作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还要探求时代特点,研究新时期群众工作规律,开创新形势下涉诉信访工作的新局面。

二、强化制度建设,加强调查研究,建立健全科学的信访管理系统

在涉诉信访工作中,首先要大力抓好“四个必须”、“五项制度”的贯彻落实,四个必须是:必须强化群众观念,必须坚持源头治理,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必须工作重心下移;五项制度是建立评估预防制度,建立涉诉信访通报制度,建立约期接谈制度,建立多元化解制度,建立信访案件终结制度。要将四个必须和五项制度作为开展涉诉信访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准则。对各种复杂敏感信访案件,讲求政策策略,及时妥善处理,确保办案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

其次,积极研究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新动向,注重加强对信访信息的综合分析,将从报告中所反映出来的各项指数作为法院审判和执行工作晴雨表和温衡计,做到科学预判、主动应对。同时,以制度建设为核心,加强对基层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强化基层法院的信访稳控化解责任,坚决杜绝矛盾上交和涉诉信访工作“上热下冷”现象发生,实现由事后监督向全过程主动监督的根本性转变。

三、事不避难,勇于担当,全力化解涉诉信访案件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矛盾深刻变化的时期,涉诉信访呈现出复杂性、突发性、多样性、群体性、尖锐性等特点。

在工作中出现问题、遇到困难时,信访干部要具备勇于和敢于担当,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和司法为民的情怀,要做的不是敷衍塞责、一推了之,而是迎难而上、从容应对,主动采取座谈、约谈、电话联系等多种方式和上访人沟通,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真正实现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与减少当事人诉累的统一,根本上化解矛盾纠纷、减少涉诉信访案件的发生,树立法官亲民、爱民、为民的良好形象。

要牢牢抓住进京访、重复访、越级访等信访突出问题,从约期接谈等具体制度入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逐案进行剖析指导,逐案议定化解措施,逐案确定目标责任,多渠道开展化解工作。做到有思路、有办法、有创新,既注重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有效预防和减少涉诉信访的产生,又注重畅通出口,确保稳控、救助等责任的落实,确保涉诉信访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四、加强管理,理顺流程,建立高效处访绿色通道

来信来访处理是解决涉诉信访问题的基础性工作。在接访工作中,积极做好日常接访工作,热情接待来访当事人,建立信访接待文明窗口,认真落实好便民利民措施,耐心听取当事人的陈述,仔细审查来访人提供的各种材料,对其提出的问题详细解释和说服,做好息诉工作。为了使接访程序化、规范化,应实行信访工作流程管理,实行关口前移,理顺信访案件的交办、处理渠道。对信访工作主要环节即接待、登记、分流、审查、处理、反馈和统计实行动态跟踪管理,保证一般来访件能当场答复的一律当场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在一定期限内给予答复,形成一套信访流程管理制度,建立起廉洁高效的信访绿色通道。通过不定期地排查矛盾、接待来信来访、其他机关分流转交、上级交办信件等多种渠道,对倾向性、苗头性、预警性信息和已发生的涉法上访信息进行广泛地收集整理,及时掌握涉法上访的动态情况,提前开展工作,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防线。

五、加强联动,深入沟通,努力形成信访工作合力

涉诉信访案件成因多样,群众诉求多种,解决信访工作中遇到的许多矛盾,需要法院外部和内部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一是加强法院内部的沟通与联系,在涉诉信访交办案件的化解方面和日常信访接待方面加强沟通,积极主动地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携手联合化解信访难题;二是加强与上下法院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严格遵守分级负责、分级管理和属地管辖原则,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不将矛盾层层上推;做好特殊时期信访工作,确保重大活动期间不发生任何问题;三是加强法院与各有关部门横向联合,在坚持依法处理信访原则的前提下,把信访工作放到维护社会稳定大局中去认识和对待,加强与党委信访部门的联络。总之, 人民法院在信访工作中,既要坚定正确方向,又要保持理性思维;既要坚持不懈奋斗,又要创新工作思路;既要依靠上级领导,又要依靠自身力量,共同努力,凝聚力量,努力做好涉诉信访工作。

北大法学院教授苏力曾在他所著的《道路通向城市》一书中说“就总体来看,法治是一种实践的事业,而不是冥想的事业”。我想说,信访工作是一种实践的事业,而不是冥想的事业。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以信访工作科学发展为主题,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把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作为涉诉信访工作的根本点,用群众的思路谋划信访工作,用群众的观点开展信访工作,用群众的视角研究信访工作,不断探索总结、创新发展,进一步提高涉诉信访工作科学化水平。
来源:咸阳中院
责任编辑:师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