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举措。
2013年7月1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召开动员大会,就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动员部署。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周强出席大会并作动员讲话。他要求机关各单位和广大干警牢牢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这条主线,着力在联系人民法院工作实际、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上下工夫,确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周强院长的讲话为下一步各级法院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指明了方向。
在周院长的讲话中,他特别提出了,法院系统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上下工夫。那么,当前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是什么呢,我认为,当前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就是司法不公,用群众的话讲就是法官利用职权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的问题。
这是长期以来困扰人民法院的一道难题。上至院长,下到每一个办案法官想必都深有感触。
我曾和很多同行探讨过这个话题,在大家的印象中,真正构的上疑难案件的并不多。而之所以大家感到案子难办,更多是缘于一些案外因素,今天张三说情,明天李四过问,原本一件稀松平常的案子被弄得歪歪扭扭、支离破碎,法官也因此而焦头烂额,疲惫不堪。
不容否认,我们所处的社会是一个典型的人情社会,亲戚朋友、战友同学、同事领导、邻里乡亲,大家逢年过节相互探望,有了困难彼此帮助,这本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事情往往有两面性,人情既可以给人一力量,但同时也可以成为冲破社会规则的洪水猛兽。从古至今,多少冤假错案的背后都有人情的影子在晃动。不能不发人深省。
另外,由于法院依法独立审判的地位还没有真正落实,法院经常会面临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干扰。出于各种原因,法院或法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不能严格依照法律审理案件,关系案便随之发生,并屡禁不止。
至于个别法官无视法律,弄权圈钱,大搞金钱案更是不容回避。
无论这些案件的发生有多少现实的合理性,但对于司法的伤害都将难以估量。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
我曾经历过这样一件事情。有一次我到一个朋友的家中做客,朋友的家里也来了另外一个客人。当他得知我在法院工作时,神情非常不屑地说,咦,现在这法院判案有啥路数,你找个人送些钱是一种结果,不找人不送钱就是另一种结果。我听了后,脸上很不自在,就问他,你这是听谁说的,他说他自己就做过这种事。听到这,我半天无语。
通过这件事,我对培根曾说过的那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一件不公正的裁决,比十件犯罪危害尤烈。因为他损害的不仅仅是一两个人的利益,更重要的是他摧毁了社会公众对司法的信心。
但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对公正司法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2009年,我承办了一起劳动争议案件,一位职工起诉工厂违反劳动法,不和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要求支付双倍工资,同时要求办理社会保险、补交保险费等。一审工厂胜诉了,劳动者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期间,代表工厂出庭应诉的是一位姓李的副厂长,开庭之后,这位副厂长先是请我们吃饭,又给我们送卡,被我们拒绝后,又动用各种关系给我们施压,但最终我们还是顶着压力,依法改判职工胜诉,工厂败诉。这本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2012年临近春节的一天,我接到大厅法警的电话,说有一个姓李的人找我,我心中疑惑,马上就要过年,怎么还有人来法院呢。我刚走到大厅,就听到一个人急切地对我说,魏法官,你还记得我吗?我一看,感觉很面熟,但一时又想不起来在哪见过。见我疑惑,他急忙自我介绍说,我是李某某,三年前,代表某某厂在你这打过官司。我一听,心里顿时紧张起来,心想是不是工厂输了官司今天找麻烦来了。可没想到,他神情又迅速暗淡下来,把我拉到一旁,对我说明他的来意。原来,一年前,工厂因资金紧张,向员工借款,他七凑八凑,借给厂里10万元,可没想到,之后工厂换了厂长,对之前的借款置之不理,他一问起借款的事,厂长就很不耐烦,让他找前任领导去。现在亲戚不断向他催款,他还不上来,已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没办法,只好想到打官司。他问我能不能直接到中院起诉,让我给他把这个案子办了。我问他,咋会有这种想法,他说,不怕你笑话,通过上一回打官司,他感到中院的法官能坚持原则,办案公正,他不太相信基层法院。当然,这件事情我无法满足他的要求。在向他做了一番解释之后,看着他将信将疑的离开法院,我不禁感到好笑。以前,也有人考虑和我关系熟,希望我能将某个案子拿上,可没想到,一个曾输过官司的人会找到我,说出同样的话。
经过这两件事之后、我有一个感悟,办一件人情案,可能在当时会落下一桩人情,但并不能换来当事人的真正好感,相反,换来只会是他对法院和法官的不屑和鄙视。他会在骨子里瞧不起法院和法官。相反,如果我们能坚持原则,公正办案,即便当事人输了官司为一己之私口头上抱怨不止,可内心会逐渐认识到司法的价值,遵从法院的裁判。
如今,我国的法治化进程已到了关键时期。人民法院肩负的使命光荣而艰巨。作为一名法官,我们应牢记使命,奋力拼搏,以公正的司法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用法治的力量助推中国梦的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