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调研之窗 > 法官论坛
淳化法院:浅析人民法院涉诉信访案件形成的原因及化解对策
作者:张晓平  发布时间:2013-09-27 15:25:20 打印 字号: | |
  人民法院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人民群众维护权益、伸张正义、寻求保护、讨说公道,也就是俗语说的“鸣怨喊屈”的地方。近年来,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快速发展,大量的矛盾纠纷涌入法院,法院变成了矛盾最集中最尖锐的地方,法官随之变成了高危职业。在审理和执行这些案件时稍有不慎就会激化矛盾,产生大量的涉诉信访案件。有的当事人为主张自己的权益往往会采取一些极端的行为,越级访甚至进京访,走上信“访”不信“法”的道路。大量的涉诉信访案件需要各级法院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化解。各级法院疲于化解涉诉信访信访案件,严重制约和影响人民法院正常工作的开展。因此,分析涉诉信访案件形成的原因,采取有效的对策,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涉诉信访案件的产生是人民法院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涉诉信访案件形成的原因

  1、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近年来,从上级部门交办的涉诉信访案件来看,相当一部分是案件审理方面存在瑕疵,有程序方面的也有实体方面的。当事人既不服判决也不愿上诉从而导致上访。从审理方面来看,既有法律认识方面的偏差,但确有个别案件判决的确有失公允,同时也不排除个别法官干警有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的嫌疑,从而激怒当事人造成上访。  

  2、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的案件长期得不到执行导致当事人上访。在执行过程中,有的被申请人确无给付能力,致使案件长期得不到执行。也有个别法官干警工作作风漂浮,不是积极执行案件,而是采取“拖”、“推”、“磨”,敷衍塞责,以找不见当事人或这样那样为借口,申请人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从而导致上访 。

  3、司法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的法官干警不认真做当事人的工作,态度“生”、“冷”、“硬”、“横”,甚至出口伤人,使当事人产生了对立情绪,对法律文书的公正性产生了怀疑,从而导致上访。

  4、廉洁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的法官干警不能自觉遵守廉洁自律方面的规定,“吃”、“拿”、“卡”、“要”,接受一方当事人吃请,致使另一方当事人对法律的严肃性产生质疑从而导致上访。

  5、上访人自身存在的问题。有的上访人自身素养不高,在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寻找各种借口,把上访当做“发财致富”的门路,无理狡辩三分,漫天要价,妄图通过上访达到个人目的。

  二、涉诉信访案件化解对策。

  1、思想重视。化解涉诉信访案件是一项非常棘手、非常辛苦、非常难啃的“硬骨头”,“一把手”必须重视此项工作。 抽调善于做群众思想工作的精兵强将,保障经费投入,保障办案车辆,把涉诉信访工作拿在手上、放在心上。要像富平县法院院长蒙正奇那样亲临一线,耐心细致地做群众思想工作,随时拍板解决化解涉诉信访案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源头预防。涉诉信访说到底是因“诉”而引起的。只要我们认真把握诉讼过程的各个环节,确保各个细节不出问题,涉诉信访是可以预防或减少的。只要我们每名法官干警廉洁自律,依法办案,依法执行,诚心对待每一名当事人,心无旁骛办铁案,就可以减少对抗、赢得当事人的信任。

  3、创新举措。涉诉信访因案而异、因人而异,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照搬。我们在实际化解工作中,根据个案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化解方案,同时可以借鉴兄弟法院、兄弟单位一些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大胆尝试不同的化解方法,力争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形成合力。涉诉信访涉及面广,上访人诉求各不相同,仅靠人民法院的力量化解涉诉信访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必须紧紧依靠党委的领导,随时向党委汇报涉诉信访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多部门联动,形成有效的合力,避免人民法院孤军奋战的不利局面,切实提高化解涉诉信访的工作效率。

  5、打击非访。我们必须对所有涉诉信访案件进行梳理、甄别。对确有偏差、确有冤情的案件敢于揭短亮丑,尽快采取补救措施,需要改正的改正,需要纠错的纠错,需要救助的给予司法救助,需要追究责任的追究责任。对那些无理取闹,无理缠访、闹访,动辄冲击国家机关、政法部门的极端分子必须重拳打击,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使涉诉信访工作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来源:淳化法院
责任编辑:师国栋